初谓山拂天,飞鸟不可度。
逡巡蹑危磴,乃即我行路。
百折顿攀援,十步九回顾。
高林忽在下,衣襟有云雾。
倒景犹照人,平地黯将暮。
方当日月过,似可捉乌兔。
飞瀑如天河,所少鹊成渡。
东北望故乡,江流莽倾注。
长风动万里,独立难久伫。
初谓山拂天,飞鸟不可度。
逡巡蹑危磴,乃即我行路。
百折顿攀援,十步九回顾。
高林忽在下,衣襟有云雾。
倒景犹照人,平地黯将暮。
方当日月过,似可捉乌兔。
飞瀑如天河,所少鹊成渡。
东北望故乡,江流莽倾注。
长风动万里,独立难久伫。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度枫木岭》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初谓山拂天,飞鸟不可度”展现了山势之高峻,仿佛触手可及天空,连飞鸟都难以穿越。接下来的“逡巡蹑危磴,乃即我行路”,描述了诗人小心翼翼地踏上陡峭的山路,步步为营。
“百折顿攀援,十步九回顾”刻画了山路曲折,诗人不断攀登,且时常回首眺望,流露出对脚下风景的惊叹与留恋。随着高度的提升,“高林忽在下,衣襟有云雾”,诗人感到树木在脚下变得渺小,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倒景犹照人,平地黯将暮”两句,通过光影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日暮降临。诗人身处险境,却仍有豪情,“方当日月过,似可捉乌兔”,想象自己能把握时间,如同捕捉日月,表达了壮志豪情。
“飞瀑如天河,所少鹊成渡”运用比喻,形容瀑布如银河般壮观,遗憾的是缺少鹊桥般的渡口,寓意难以跨越的困难。最后,“东北望故乡,江流莽倾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广阔江流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的艰辛与美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花蓓大如拳,花面或径尺。
紫者栖紫鸾,黄者浴黄鹄。
或似扶桑枝,推上一轮赤。
或似玻璃盆,稍久擎无力。
又有似平叔,爱矜素粉白。
又有似蜀人,喜染天水碧。
或似包绿锦,未放丹砂折。
或似浴青囊,未放沉麝发。
应须和露剪,莫使见日色。
广陵精神全,免笑花无骨。
天胡不仁兮,瘼此下民。
良苦乏贤兮,贤人名去而仙。
繄世途之好径兮,正路榛塞。
阊阖重重有栗阶而进兮,不崇朝而折翼。
鸱鹗司政兮,蝙蝠之晨。猿仁何咎兮,摈自王孙。
宁是不畏兮,天实为之。
皇浩浩之充天兮,岂其已而。
鸿翱翔而遵逵兮,退飞者再。
抟扶摇之直上兮,竟翷翩而长逝。
夫岂人为兮,呼天不闻。人莫不死兮,不亡者存。
小官之不卑兮,贤声载路。
视彭铿其犹夭兮,后昆有裕。
楙实双而一瘁兮,哀哀者母。
纷孺弱之呱前兮,苍天太苦。
生者作德兮,死者有仁。
呜呼哀哉,家国无人非余患兮,余悲夫抱志之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