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芍药》
《咏芍药》全文
宋 / 谢尧仁   形式: 古风

花蓓大如拳,花面或径尺。

紫者栖紫鸾,黄者浴黄鹄。

或似扶桑枝,推上一轮赤。

或似玻璃盆,稍久擎无力。

又有似平叔,爱矜素粉白。

又有似蜀人,喜染天水碧。

或似包绿锦,未放丹砂折。

或似浴青囊,未放沉麝发。

应须和露剪,莫使见日色。

广陵精神全,免笑花无骨。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谢尧仁所作的《咏芍药》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花的多样形态与色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中首先描述了芍药花的大小,从拳头般大小到直径一尺不等,展现出其生长状态的丰富多样性。接着,诗人通过“紫者栖紫鸾,黄者浴黄鹄”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不同颜色的芍药花与神话中的鸟儿相联系,赋予花朵以生动的生命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后,诗人继续展开想象,将芍药花比作扶桑枝、玻璃盆、平叔的素粉白、蜀人的天水碧、包绿锦、浴青囊等,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不仅描绘了花朵的外在形态,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美学价值。通过这些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芍药花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之情。

最后,诗人提出了对观赏芍药花的建议:“应须和露剪,莫使见日色。”这句话既是对观赏者的一种提醒,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它暗示了最佳的观赏时机是在清晨,当露珠尚未散去时,此时的花朵最为清新脱俗,最能展现其自然之美。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即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欣赏美,保护美。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致描绘和生动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深情礼赞。

作者介绍

谢尧仁
朝代:宋

谢尧仁,字梦得,学者称岭庵先生,建宁(今属福建)人。张孝祥门人,曾为《于湖集》作序(《宋元案补遗》卷四一)。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宏辞荐于乡。后徙家南丰市山以终。有《鹿峰集》、《岭庵集》,已佚。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江西诗徵》卷一六。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望雨

禾黍深愁秋未登,芙蓉香死暑如蒸。

云霓似隔天三尺,河汉空悬水一层。

上国漫传求马诏,中泠新没咒龙僧。

饥来始念峨眉寺,日日风雷夜夜冰。

(0)

酬吴天石年丈

久拚吾道付沧洲,眼底莺花得纵求。

不分蛾眉群女诼,请看猿臂几人侯。

模糊血剑空摩厉,浩荡鸥波好拍浮。

三十六峰云海碧,褰裳何以荅神游。

(0)

南湖阻风鸿宝伯命酌东楼

虚阁平临积水坡,授衣犹觉暮寒多。

钟声清自洲前出,雨色昏从几上过。

百叠蘼芜萦远楫,千行鸥鹭隐残荷。

凄其士女登临少,静对牺尊拭太阿。

(0)

即事赠周绮生

香风阵阵扑帘闻,结束初成麝乍熏。

独步银塘斗春草,落花踏遍湿湘裙。

(0)

本觉寺三过堂

遵涂出枉渚,弭棹攀丛林。

石幢委陈莽,殿壁生幽阴。

昔贤此流憩,登堂复沉吟。

代往迹如扫,声留感弥深。

悠悠东逝波,阅世成古今。

古今既巳尔,何用役吾心。

(0)

初夏村居

四月江村路,田家农事赊。

勋名看饮犊,鼓吹听鸣蛙。

野馔炊蚕豆,溪风落楝花。

绿阴清昼静,閒坐阅南华。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