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平临积水坡,授衣犹觉暮寒多。
钟声清自洲前出,雨色昏从几上过。
百叠蘼芜萦远楫,千行鸥鹭隐残荷。
凄其士女登临少,静对牺尊拭太阿。
虚阁平临积水坡,授衣犹觉暮寒多。
钟声清自洲前出,雨色昏从几上过。
百叠蘼芜萦远楫,千行鸥鹭隐残荷。
凄其士女登临少,静对牺尊拭太阿。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中的南湖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首句“虚阁平临积水坡”,以“虚阁”点明了建筑的空灵与高远,而“积水坡”则暗示了湖面的广阔与水势的浩瀚。接下来,“授衣犹觉暮寒多”一句,通过人物的穿着与感受,巧妙地将季节与氛围融合,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寒气逼人的氛围。
“钟声清自洲前出,雨色昏从几上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氛围,钟声悠扬,似乎来自远处的洲岛,而雨色则在室内显得格外昏暗,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百叠蘼芜萦远楫,千行鸥鹭隐残荷。”这两句转向对湖中景物的细致描绘,蘼芜环绕着远方的船只,鸥鹭在残荷间隐现,既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力量的感慨。
最后,“凄其士女登临少,静对牺尊拭太阿。”这一句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在如此壮丽而又略显凄凉的景色面前,来往的人寥寥无几,诗人独自面对历史的遗迹(“牺尊”),并擦拭着象征着力量与正义的“太阿”剑,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南湖风雨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断竹复续竹,通水妙用笕。
我行入山中,清泉正迤衍。
绝似汞泻地,好在肉贯弗。
奚翅符半剖,横陈界翠巘。
衔尾接奔赴,刳节纵流转。
回合曲斗笋,层折迭导窾。
吞纳既汩汩,疏引但宛宛。
俯注承似仰,近给供自远。
初疑内外蛇,斗罢互息偃。
岂意调水法,尽头各弥满。
智笑辘轳拙,力患桔槔短。
昼夜响不停,天机信非浅。
钩连灌疱湢,恰称高僧懒。
傥然变作酒,便当碧筒卷。
江山灵气无不钟,两株夭矫梅中龙。
故老相传六朝物,虬枝压倒黄山松。
尾凌青霄首潜硖,翠藓苍苔作鳞甲。
空江浩淼一枝横,晴昊迷离万花插。
江烟江雨日氤氲,自然嘘气成香云。
化作真龙飞不去,破山出火雷公焚。
落角摧牙人尽惜,焦山自此无颜色。
岂知根到九泉深,地老天荒枯不得。
骅骝又生污血驹,龙种自与寻常殊。
海风吹长头上角,江月悬来颔下珠。
商柏周槐尝听说,梅龙抱孙更奇绝。
左拿右攫走蛟螭,可似当年意雄杰。
残冬到山蕊已含,迟我一月花初酣。
梅乎梅乎故不凡,为祝焦仙弥勒好呵护,使尔千古万古魁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