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袖留香香未许。弱烟如绪。双丝花罅透云痕。
欲销魂。低鬟小语不教闻。鹊脑为郎温。
微雨浅寒吹户,烛黄昏。
掩袖留香香未许。弱烟如绪。双丝花罅透云痕。
欲销魂。低鬟小语不教闻。鹊脑为郎温。
微雨浅寒吹户,烛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细腻而微妙的情愫,充满了含蓄与深情。诗人以“掩袖留香”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动作与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接着,“弱烟如绪”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仿佛轻柔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流动,如同情感的细丝,缠绕着人心。
“双丝花罅透云痕”,这一句将视觉与情感巧妙融合,花朵缝隙中透出的云影,不仅美得令人陶醉,更象征着情感的朦胧与美好。而“欲销魂”则直接表达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挣扎。
“低鬟小语不教闻”,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与对方之间亲密而又私密的交流,即使是在旁人听不到的情况下,那份情感依然炽热且真挚。这里使用了“鹊脑为郎温”,以古代女子对男子的体贴入微,比喻女子对恋人的关怀与温暖,形象生动,情感饱满。
最后,“微雨浅寒吹户,烛黄昏”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化。微雨与浅寒,不仅增添了环境的凄美,也映衬出主人公内心淡淡的忧伤与不舍。而“烛黄昏”则象征着夜晚的降临,预示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暗示着两人相聚时光的短暂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与美感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与哀愁,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种菊望菊生,种早得菊早。
前来日已迟,种之聊草草。
但令供老兴,讵敢望菊好。
栽培尽我心,连月未放倒。
西风起寒吹,百卉半枯槁。
柯条换旧根,花叶如新造。
霜晨冷香飘,对酒开怀抱。
时节虽已过,晚景犹相保。
寄语隐逸翁,腊色犹未老。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