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郡楼书怀三首·其三》
《登郡楼书怀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刘兼   形式: 七言律诗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沉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濛。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诗人刘兼所作的《登郡楼书怀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首句“莫嗔阮氏哭途穷”,引用了阮籍因仕途不顺而悲叹的故事,诗人以此自比,表达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哀伤。接着,“万代深沉恨亦同”一句,强调了历史上的遗憾和痛苦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的情感共鸣始终相似。

“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瑞玉”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抵鹊”指触怒或招致祸患,“铅刀”比喻无能之辈,“屠龙”则象征着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能力与期望不符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九夷”自喻,表示想要探索未知或追求理想,但感叹于道路的艰难;“五柳”则是陶渊明的别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向往古代高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濛”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郡楼上,面对着满江的烟雨,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兼
朝代:唐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猜你喜欢

人日

摄提月值摄提岁,七日复为七日人。

綵胜应时看镂玉,春山迎旭欲镕银。

虽无丝竹饶清赏,祗有旦明切体仁。

令节晴和气訚鬯,贞符首庆福吾民。

(0)

八月十六日热河启跸木兰行围之作

山庄节过桂花筵,哨鹿期临八月天。

爰以及时发警跸,底须好逸恋林泉。

虞旌猎骑行招引,旧属新归相后先。

更待贵山使者至,大蒐嘉与惠威宣。

(0)

西直门外·其二

春雨频沾夏若时,筑场早黍看如坻。

聂夷中句寻常忆,救急欣先一月期。

(0)

池上居

引流藉高水,曲折成石渠。

注池得半亩,爰凿龙首疏。

池上何所有,文轩碧纱幮。

池畔何所有,九松翠郁扶。

步廊三面围,其外乃后湖。

湖亦岂大哉,池亦岂小乎。

谁复辨异同,惟以资灌输。

是时新秋霁,烦暑逃如无。

澄景又一时,触目皆清殊。

回思数年来,忧乐每与俱。

乐觉未满眼,忧若常盈躯。

展转被境迁,宁云见道徒。

咄哉吾言失,先忧原属吾。

(0)

竹绘屏二首·其一兰

巧匠裁文竹,图成兰蕙丛。

削如出输子,画不藉文同。

色带渭川质,香飘楚畹风。

天然谐气韵,砌筱翠相笼。

(0)

玉河泛舟至玉泉·其一

平湖雨后似生潮,山色源头翠不遥。

耐可进舟乘润爽,石桥恰过第三条。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