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家》
《寄家》全文
明 / 黎贞   形式: 七言绝句

蓟云朔雪映征衣,夜夜故园入梦思。

书剑飘零浑未定,今年犹见雁南飞。

(0)
鉴赏

这首诗《寄家》是明代诗人黎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蓟云朔雪映征衣”,以“蓟云”和“朔雪”描绘了北方边塞的寒冷与荒凉,映照在诗人的征衣之上,既渲染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诗人离乡背井的艰辛旅程。这里的“征衣”不仅指实际的衣物,也是诗人身份和经历的象征。

次句“夜夜故园入梦思”,直接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连续的“夜夜”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持续性,而“故园”则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最深切的牵挂所在。

第三句“书剑飘零浑未定”,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不稳定和漂泊无依的状态。“书剑”常用来比喻读书人或文士,这里既指诗人的行装,也暗含着他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而“飘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无所归宿的境遇,“浑未定”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今年犹见雁南飞”,以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当前季节的描述,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雁群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回归的期待。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安定生活的向往。黎贞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这首《寄家》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情感力量。

作者介绍

黎贞
朝代:明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猜你喜欢

送泰阇梨

井梧初堕别芝园,棕笠秋行过海边。

沙上有人搏律虎,谓言经钞未曾诠。

(0)

颂古十二首·其十二

新妇快骑驴,阿家引鞭走。

石笋夜抽条,面南看北斗。

(0)

湖居感伤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宾怪异常。

布花模讲道,画石学题章。

戒印龀年佩,心猿志学狂。

荣名虚准拟,簪组妄思量。

礼乐师周孔,虚无学老庄。

躁嫌成器晚,心竞寸阴忙。

翼翼修天爵,孜孜耻面墙。

内藏儒志气,外假佛衣裳。

每恶销金口,时劳疾恶肠。

手中期得桂,箭下待穿肠。

騃鹿方随燄,坚冰忽遇阳。

系珠知在体,甘露忝亲尝。

要道传三观,真机得妙常。

不然心迹火,任结鬓根霜。

觉路双轮驾,真空两翅翔。

饥来还遇膳,渴去已逢浆。

静处如来室,高眠解脱床。

理高山峭拔,道大海汪洋。

力战魔军散,功扶佛化昌。

空山怜寂寂,尘路笑茫茫。

触境知无著,闲居贵坐忘。

消摇希自了,言说亦何妨。

撰疏松窗冷,挥松古殿凉。

来蒙随力化,真诰应机扬。

达理虽云短,寻文或有长。

圆伊令了悟,法爱教消亡。

性任融凡圣,修宜示否臧。

冥心潜应梦,取验敢垂祥。

事佛身多累,为师道实荒。

衡门连竹石,草屋带林塘。

冬服和絺绤,中餐乏稻粱。

水边云作伴,岩下柏为香。

景物看无厌,幽栖兴未央。

晚篱啼翡翠,春沼浴鸳鸯。

菡萏花如画,嵚崟岫若妆。

飘窗松韵淡,翻砌菊花黄。

放鹤时登岭,观鱼或在梁。

岂愁身病害,长喜世平康。

无处求烦恼,随时任寂光。

昏衢悬慧日,苦海泛慈航。

誓坐菩提树,高跻寂灭场。

冥真周法界,垂应遍诸方。

顿渐门皆邃,偏圆药尽良。

惊迷辩雷震,摧惑法轮彊。

鹫岭先开会,金河后秘藏。

留形归后德,遗法益无疆。

四等心弥广,三慈化甚详。

道齐诸妙觉,事类释迦皇。

生灭非吾土,圆澄是故乡。

一空长寂寂,万类本惶惶。

庶了无生旨,无生更可伤。

(0)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其七

高迹将谁亲,幽栖白云中。

闲阶吐苍苔,古木生清风。

时将西竺书,讲义训来蒙。

(0)

寄雪窦长老

绝顶久潜隐,心闲道更真。

山深林下雪,堂静昼无人。

云抱看经石,禽接入定身。

敢言他世约,安养愿相亲。

(0)

次韵酬梵天阇梨

数峰残雪对闲门,世态悠悠莫可论。

静室禅馀忽相忆,划灰孤坐到黄昏。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