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提月值摄提岁,七日复为七日人。
綵胜应时看镂玉,春山迎旭欲镕银。
虽无丝竹饶清赏,祗有旦明切体仁。
令节晴和气訚鬯,贞符首庆福吾民。
摄提月值摄提岁,七日复为七日人。
綵胜应时看镂玉,春山迎旭欲镕银。
虽无丝竹饶清赏,祗有旦明切体仁。
令节晴和气訚鬯,贞符首庆福吾民。
此诗描绘了人日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深沉的文化底蕴。首先,“摄提月值摄提岁,七日复为七日人”,以“摄提”这一古代纪年法开篇,巧妙地将时间概念融入节日之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时空感。接着,“綵胜应时看镂玉,春山迎旭欲镕银”,通过“彩胜”(即剪纸)和“春山”迎接朝阳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借自然景观的描绘,渲染出春天的气息。
“虽无丝竹饶清赏,祗有旦明切体仁”,这两句则转而从人文角度出发,强调了人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欢庆,更是精神上的寄托,体现了对仁爱、和谐社会的追求。最后,“令节晴和气訚鬯,贞符首庆福吾民”,以“令节”(佳节)和“贞符”(吉祥的象征)收尾,表达了对节日吉祥如意、民众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人日的风俗活动,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长忆君家得隽多,庭前桂树想婆娑。
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
人生泡焰都难据,惟有丰碑屹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