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旁□□》
《城旁□□》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馀匹。

甲仗明寒川,霜□□□□。

□□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剑沦秋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闭甲烟。

(0)
注释
降奚:被征服的外族,这里指匈奴的一部分。
骑射:骑马和射箭的技能。
百馀匹:上百匹。
甲仗:铠甲和武器装备。
明:闪耀,此处指反射光芒。
寒川:寒冷的河流或水域。
煞单于:击败或杀死匈奴的首领单于。
薄暮:傍晚时分。
粗少年:粗犷或勇猛的青年。
骤马:快速驱马。
垂长鞭:挥动长长的马鞭。
脱却:脱下。
□剑:此处原文缺失,应为拔剑或持剑之意。
沦秋天:剑光如同深秋的冷水般清冷。
不敢出:不敢出来应战。
漠北:北方的大漠地区。
闭甲烟:战事结束,铠甲的尘烟也平息了,暗示和平。
翻译
被征服的外族人擅长骑马射箭,拥有上百匹战马。
铠甲和兵器在寒冷的河川中闪耀,霜冻覆盖着战场。
勇猛的将士准备斩杀匈奴首领,傍晚时分红旗迎风招展。
城墙边的粗犷少年,快马加鞭驰骋。
他们脱下战袍,挥舞长剑,剑光如秋水般凛冽。
匈奴军队不敢应战,北方大漠因此闭塞,战事尘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之战的英勇景象。开篇“降奚能骑射,战马百馀匹”两句,展示了将军武艺高强和强大的兵力,给人以威武不屈的印象。“甲仗明寒川,霜”以下两句,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片肃杀之气氛。诗中的“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几句,更是将军的英姿飒爽和勇猛果敢形象化地展现了出来。

而接下来的“脱却□□□,□剑沦秋天”则可能是在描绘战后之景,剑光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显示出战争结束后的那种冷静与坚定。最后两句“匈奴不敢出,漠北闭甲烟”,则是对整个战争结果的一种总结,表明了将军的胜利和对敌人的震慑。

整首诗通过对战场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人物英勇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边塞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边疆安宁、国力强盛的信息。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茶亭

静得尘埃外,茶芳小华山。

此亭真寂寞,世路少人闲。

(0)

镜湖西岛言事

慵拙幸便荒僻地,纵闻猿鸟亦何愁。

偶因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

岁计有馀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0)

春日旅次

林中莺又啭,为客恨因循。

故里遥千里,青春过数春。

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

早晚荣归计,中堂会所亲。

(0)

寻僧

吟背春城出草迟,天晴紫阁赴僧期。

山边树下行人少,一派新泉日午时。

(0)

春水绿波

芳时淑气和,春水澹烟波。

滉瀁滋兰杜,沦涟长芰荷。

晚光扶翠潋,潭影写青莎。

归雁追飞尽,纤鳞游泳多。

朝宗终到海,润下每盈科。

愿假中流便,从兹发棹歌。

(0)

听杜山人弹胡笳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飋如穷边。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

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

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

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

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