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烟榆火新,人家巷陌唱歌声。
重帘未捲薄梳洗,檐外微寒才晓晴。
杨柳青烟榆火新,人家巷陌唱歌声。
重帘未捲薄梳洗,檐外微寒才晓晴。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地区的清新景象与生活情趣。首句“杨柳青烟榆火新”以杨柳的嫩绿和榆木的初燃,渲染出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着,“人家巷陌唱歌声”一句,通过生动的音响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仿佛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重帘未捲薄梳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生活场景,暗示着女子在清明这天虽有轻梳洗,但并未完全卸下日常的装扮,可能是因为对节日的尊重或是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这一细节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生活仪式感的重视,以及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檐外微寒才晓晴”则以微寒的天气变化,巧妙地引出了清明节气的特点——春寒料峭,同时也预示着天气即将转晴,为人们外出踏青、祭扫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情感与习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