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
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
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
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
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这首《金陵杂感》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南京(古称金陵)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描绘了南京的自然景观,淮河水刚刚上涨,如同油脂般缓缓流淌;钟山(即钟阜)巍峨耸立,仿佛倚靠在河流之上。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与山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预示着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颔联“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则转入对时间和季节的思考。花月虽美,却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江山虽壮丽,但秋天的到来总是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永恒与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四季变换的感慨。
颈联“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乌鸦在旧皇宫的废墟上啼叫,白色的羽毛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而远方的客人来到新亭,泪水早已夺眶而出,这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哀悼,也是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
尾联“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将情感推向高潮。平生所感的华美屋宇如今只剩回忆,一时之间,悲痛之情如同洪水般倾泻而出,越过西州,直达心灵深处。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
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
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
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