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承林方伯招游枕峰寺次韵》
《九日承林方伯招游枕峰寺次韵》全文
明 / 陈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遥空一雁度斜阳,枫叶含秋半有霜。

诗酒百年浑漫兴,菊松三径未全荒。

云连野色晴侵户,月送潮声夜到床。

为报重阳寻旧约,竹深云净坐僧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景象。首句“遥空一雁度斜阳”,以一只孤雁在夕阳中飞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远、寂寥的氛围。接着,“枫叶含秋半有霜”一句,通过枫叶与霜的结合,不仅展现了秋天的季节特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诗酒百年浑漫兴,菊松三径未全荒”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虽历经百年,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在荒凉的小径上,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这里“诗酒”象征着文人的风雅生活,“菊松”则代表了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云连野色晴侵户,月送潮声夜到床”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云彩与田野相连,晴朗的天空映入室内,月光与潮水的声音陪伴着诗人入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为报重阳寻旧约,竹深云净坐僧房”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竹林深处、云雾清静的僧房中,诗人期待着与友人相聚,共度佳节,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烓
朝代:明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猜你喜欢

代人题琼守归疆堂

前朝列圣规模大,雨露涵濡山海外。

椎卉之民半冠带,恬不复它馀百载。

前守诸公方略偏,藩篱漫浪耳目前。

版图之地半腥膻,恬不复谁馀百年。

白囊新报潢池弄,诏公借我海南重。

金鼓戒严曾未动,汶阳田已归禹贡。

功成不居颂者谁,乐石虽坚有泐时。

亘千馀里儿童知,牢不可解去后思。

归欤更了中原事,抵掌挈还河朔地。

竹书不尽帛相继,回头今刻公之细。

(0)

小憩月华寺问智药眉山两公遗迹

韶溪经其前,曹溪纬其背。

峥嵘两溪间,月华得吾爱。

开山不知谁,立屋已忘代。

寺碑兵火馀,断石犹未废。

始淂智药公,与法作无碍。

梁题烟煤中,残墨犹未败。

始得眉山公,与寺为不坏。

馀诗谩赘疣,满壁空癣疥。

我生迟百年,生与眉山背。

鸟为娇人声,山作傲物态。

老大堂头僧,曾受智药戒。

试从言下挑,要看急中对。

寺以月华名,中包法沙界。

方当月未生,敢问华安在。

得月而忘华,堂头大机械。

更和月也忘,始出机械外。

(0)

送管长源之子光祖往谒周益公

齿德两峥嵘,严君汉伏生。

勖哉恢学力,行矣赫家声。

一代道宗主,三朝人老成。

金篦容刮膜,管取眼增明。

(0)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松筠邀我梵王宫,耳目俱醒骨肉融。

风雨收声禅入寂,烟云敛色法归空。

出浮沤外不生灭,从浩劫来无异同。

问数比丘皆卷舌,舌虽不卷亦无功。

(0)

仲春既晴复雨

东君无力破天悭,红紫遭时得志难。

多可幸然风借暖,少恩伤是雨遗寒。

云云无谓莺情沮,仆仆何之蝶意阑。

烂赏未酬无愠见,计春之日限犹宽。

(0)

癸卯与宋尧夫集于豫章之贡院既别尧夫就亲南丰戊申赴召除评事余到部再得款尧夫赋诗道旧次韵答之·其三

伶俜贺监坐诗狂,曼倩犹摩粟一囊。

钟鼎狂心老来冷,江山归路梦中长。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