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长宜诛草,花飞可吊梅。
断云将雨去,啼鸟唤春回。
书乱时开帙,樽空久覆杯。
长年观景物,不复起衰怀。
蔓长宜诛草,花飞可吊梅。
断云将雨去,啼鸟唤春回。
书乱时开帙,樽空久覆杯。
长年观景物,不复起衰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淡然回忆。开篇“蔓长宜诛草,花飞可吊梅”两句,以草和梅为意象,表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其中“蔓长”指的是草木生长,“诛草”则可能是指春风对草的唤醒,而“花飞”则是梅花随风飘落,诗人似乎在从这些自然景象中寻找着某种精神寄托。
接着“断云将雨去,啼鸟唤春回”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这里的“断云”可能指的是积聚的乌云开始消散,而“啼鸟”则是指鸟儿们在清晨唤醒大地的声音,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随后写道:“书乱时开帙,樽空久覆杯。”这两句转换了情境,从自然景观转向室内生活。这里的“书乱”可能是指书籍散乱,“时开帙”则是在特定的时刻翻阅这些书籍;而“樽空”和“久覆杯”则表明诗人对往日酒宴的回忆,这些物品似乎承载着过往的记忆。
最后,诗人总结道:“长年观景物,不复起衰怀。”这两句传达出一种超脱与淡然。诗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对于周围的景象已经不再产生过度的情感波动,这里的“衰怀”可能是指对往昔岁月的思念,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室内物品和记忆的触摸,展现了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对生活、时间流逝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深刻体验。
往时渡长芦,行役甚迫束。
忽逢万人杰,大胜十年读。
升沉既日异,岁月空电速。
公乎国元龟,用舍兴替卜。
如何白玉堂,儤直不满宿。
共惟中兴主,志扫伊吾北。
宁容廊庙具,尚赋诸侯禄。
相茵朝以登,胡骑夕可逐。
斯民补疮痏,郡县宽金谷。
重将大手笔,继镂泰山玉。
子房思赤松,冠挂带不束。
高风动缙绅,盛事争诵读。
向来进匪锐,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载冬,熏燎郊再卜。
均釐际盖壤,赍予首耆宿。
煌煌旧使星,密映紫微北。
要令对青黎,聊复寓天禄。
人言骥虽老,万马未易逐。
方为帝者师,敢请罢辟谷。
鲁公从周公,荣哉佩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