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龙飞始,先生驿召频。
颇闻曾草疏,终不就蒲轮。
勘破邯郸梦,抽回洛社身。
也令千载下,知世有全人。
今上龙飞始,先生驿召频。
颇闻曾草疏,终不就蒲轮。
勘破邯郸梦,抽回洛社身。
也令千载下,知世有全人。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豪放而深刻的风格。诗人在表达对朋友或尊长被朝廷重用并频繁召见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其不肯屈服于权贵、坚守节操的赞赏。
“今上龙飞始”一句,指的是朝廷中出现了新的英才,如同龙一般飞腾而起。"先生驿召频"则表明这位先生被朝廷频繁地召唤,显示其在朝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颇闻曾草疏”一句,意味着诗人听说这位先生曾经写下过奏折或建议书,但接下来的“终不就蒲轮”却揭示出这位先生虽受召唤,却始终保持独立,不愿随波逐流,与权贵同流合污。"蒲轮"在这里比喻为朝中官员的行列。
“勘破邯郸梦”一句,用了历史典故,指的是打破迷梦、认清现实。邯郸之战后,赵括被处死,而司马穰苴则是赵括的老师,因为学生的失败而感到愧疚,这里借指诗人所赞赏的人物能够洞察世事,不为虚幻的荣华迷惑。
“抽回洛社身”则表达了这位先生在朝中虽受重用,但仍能保持自我,抽身离开权力中心,从而保持清白。"洛社"是指古都洛阳,象征着政治的核心地带。
最后,“也令千载下,知世有全人”一句,诗人希望这位先生的节操和品德能传之久远,让后世知道,在纷扰复杂的世道中仍旧存在着完完整整的人格典范。这里的“全人”指的是品行高尚、不受污染的人。
综观全诗,刘克庄通过对朋友或尊长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廉和个人节操的重视,以及对那些在权力中保持独立和纯洁的个人的深深敬意。
东风帘影,依然是、去年庭院。
门外正春寒,试凭旧主,暂寄脩梁尘满。
借问杨花是何处,有华屋、朱门堪荐。
怅绿岸晓迷,红楼暮暝,潇湘云暗。遥念。
天涯冷落,琐窗无伴。
软语苦匆匆,梦惊清午,一枕江南思远。
恨别云轩,相思绛缕,知惹几多恩怨。
望楼香,路杳断肠,无奈落花春晚。
炎海清凉处。点酥娘、歌传皓齿,诵听灵赋。
琢玉人间都羡取,休怨东风似妒。
憔悴甚、空量缣素。
一瞥惊心舒怨黛,尽无言有梦翻如故。
弦可续,意难住。芳时几逐春来去。
看匆匆、明珠乍晦,金丝重度。
玉马应随鸳枕系,省识青绳易误。
人月静、无尘初步。
却愿披云轻拂袖,纵连城不易倾城顾。
君莫负,桃花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