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南塘水竹居,野人时共摘园蔬。
兴来不剩郫筒酒,架上惟馀玄晏书。
最爱南塘水竹居,野人时共摘园蔬。
兴来不剩郫筒酒,架上惟馀玄晏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南塘水竹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最爱南塘水竹居”,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喜爱,南塘的水、竹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野人时共摘园蔬”一句,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通过日常的劳作,体验着生活的质朴与乐趣。
“兴来不剩郫筒酒”,表明了诗人生活中的情趣与雅致,即使在闲暇之时,也愿意以酒助兴,享受片刻的欢愉。而“架上惟馀玄晏书”则透露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书架上仅有的是《玄晏春秋》一类的书籍,显示出他对于历史、哲学的浓厚兴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高雅,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是一幅生动的隐士生活画卷。
不尽秋风至羽翰,报书犹可报诗难。
半生失计甘鸡口,此日冥心任鼠肝。
柿叶懒题空自积,梅花从折负它寒。
于今却笑陶都水,才鬼谁能具眼看。
关西清白古来传,数到胡威更莹然。
新转地官饶建地,近从天语见回天。
寻常八座人犹羡,四十三台尔更贤。
惟有苦心真绝处,青灯疏草泪痕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