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楼飞构自何年,作镇南州势不偏。
日暮巴陵云满地,春深梦泽水连天。
登临自古怀兴替,忧乐凭谁问后先。
短棹秋风聊伫望,几行征雁正孤翩。
此楼飞构自何年,作镇南州势不偏。
日暮巴陵云满地,春深梦泽水连天。
登临自古怀兴替,忧乐凭谁问后先。
短棹秋风聊伫望,几行征雁正孤翩。
这首《登岳阳楼》是明代诗人陈洪谟的作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登楼所感,展现了深远的历史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此楼飞构自何年,作镇南州势不偏”,开篇即以疑问引入,将岳阳楼置于历史长河中,强调其作为南州之镇的地位,暗示其悠久的历史与不可动摇的影响力。
颔联“日暮巴陵云满地,春深梦泽水连天”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云雾弥漫巴陵大地,春天深处,梦泽之水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颈联“登临自古怀兴替,忧乐凭谁问后先”则转入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站在岳阳楼上,不禁回想起自古以来的兴亡更迭,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这里的“兴替”既指国家的兴盛与衰败,也包含了个人命运的起伏。而“忧乐凭谁问后先”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感,似乎在询问,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解答这些历史变迁中的忧乐呢?
尾联“短棹秋风聊伫望,几行征雁正孤翩”以秋风中的短棹和孤独飞翔的雁群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独自站立,望着远方,雁群的孤独飞翔似乎映射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致,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登岳阳楼》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古姚州,郭西别业开林丘。
花石夹阶小玄圃,极天形胜当高楼。
况复三台之峰最秀拔,岚光直向空中浮。
画栋雕甍耀日月,倒写丹碧澄溪流。
窗含沧海越东雨,檐接明河天上秋。
啼乌一声重悲嘅,凄风忽起蒹葭洲。
君不见混茫万古鱼龙国,下通地轴深叵测。
倏荡烟霞旷望间,四时元气浩无极。
众岛波翻几点青,日初隐见扶桑色。
阴晴变幻入挥毫,不到冥搜未易得。
神会动千里,岂独穷目力。
逝水与孝思,悠悠两不息。
更堪岁晚对冰霜,主人怀抱复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