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何太急,野水忽波澜。
天远孤鸿落,亭虚万竹寒。
田园殊爱静,稼穑久知难。
百感逢今日,萧条醉里看。
春风何太急,野水忽波澜。
天远孤鸿落,亭虚万竹寒。
田园殊爱静,稼穑久知难。
百感逢今日,萧条醉里看。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大风过后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春风何太急”,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春风突然加剧的惊讶与不解,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接着,“野水忽波澜”一句,通过水面上的波澜起伏,形象地展现了大风过后自然界的动荡与变化。
“天远孤鸿落,亭虚万竹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天空的辽阔与孤鸿的渺小、亭台的空旷与万竹的寒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孤鸿象征着漂泊与自由,而万竹则代表了坚韧与永恒,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思。
“田园殊爱静,稼穑久知难”两句,转而关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田园的宁静与稼穑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敬意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这里既有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最后,“百感逢今日,萧条醉里看”一句,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在这样一个充满感慨的日子里,他选择在酒醉中观察世界,或许是在借酒浇愁,或许是在以醉态超脱世俗,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一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复杂人生的一种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感受,以及在其中寻找自我与真理的过程。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更是一首富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昆山之阳石齿齿,倒落尘埃惰不起。
昔日吞咽高天云,今旦弃掷潢污水。
洛阳名工名卞和,一日三顾重挲摩。
庙堂宝器不终没,手持沙石亲研磨。
圭之璧之称厥材,光阶光照千门开。
天子曰咨联有庆,一朝携上建章台。
建章他年世宝垂,雍容华贵生光仪。
沈檀为匮锦为里,岂念生来顽石姿。
不学荆台三献璞,惨遭谗毁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