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
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
覆井桐新长,阴窗竹旧栽。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
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
西园飞盖处,依旧月裴回。
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
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
覆井桐新长,阴窗竹旧栽。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
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
西园飞盖处,依旧月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荒废园囿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繁华时光的怀念和对过客匆匆的生活的感慨。从“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可见诗人站在一座曾经辉煌的宅邸前,回顾它的建造年代和当年的辉煌景象。“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则形容宅邸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山有水,布局如同宫殿一般。接着,“覆井桐新长,阴窗竹旧栽”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生长的迹象,覆盖的井旁长出了新的梧桐,而阴暗的窗前种植的竹子也已年久。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则描绘出一幅池塘荒废、杂草丛生的图景,虽然环境已不复往日,但仍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在其中。"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中“捐馆”指的是宅邸被废弃,“梁王去”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或官员的离去,而“思人楚客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中人物的怀念之情。
最后,“西园飞盖处,依旧月裴回”通过对西园中古时飞扬的盖舆(一种车辆)和仍在夜晚游弋的野兔“月裴”,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不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人事更迭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