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苇茫茫白草肥,汉家屯戍在渠犁。
阳关望尽蒲昌海,都护时将汉节西。
葭苇茫茫白草肥,汉家屯戍在渠犁。
阳关望尽蒲昌海,都护时将汉节西。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壮阔的自然景色与历史的厚重感。首句“葭苇茫茫白草肥”以芦苇和白草的茂盛景象,展现了边疆广阔的草原风貌,给人以辽远之感。接着,“汉家屯戍在渠犁”点明了这里曾是汉朝驻军之地,渠犁作为地名,蕴含着历史的痕迹,让人联想到古代边防的英勇与坚韧。
“阳关望尽蒲昌海”一句,通过“阳关”这一著名的边塞地名,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感,仿佛读者被带入了更遥远的西部边陲,遥望那浩瀚的蒲昌海。这种视觉上的延伸,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边疆的辽阔与神秘。
最后,“都护时将汉节西”则将视角转向了古代的军事管理机构——都护府,以及其代表的权力与威严。这里的“汉节”象征着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与控制,同时也暗含着对边疆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性的强调。整句诗通过“时将”二字,描绘出都护频繁往来于边疆与内地之间的情景,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的动态与复杂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历史场景的勾勒,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富含历史韵味的氛围,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和古代边疆治理的深刻内涵。
良会古所惜,光景不可留。
故人今有行,出门复悠悠。
晨鸡号远陌,行色满道周。
恻怆意莫宣,慷慨意难酬。
愿言力古训,所贵德业优。
千里从明师,岂徒事远游。
川原渺何极,仰止在山丘。
余生学苦晚,贤哲忽我尤。
顾乏驰骋力,重增离别忧。
遥遥金华道,逸驾邈难俦。
瞻望两相失,从君去无由。
愿为东南风,吹上八咏楼。
愿为云端月,照彼双溪流。
君情谅不违,我心复何求。
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
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
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
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
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
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
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
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
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
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