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
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
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
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
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
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
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
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
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
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
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
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
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
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
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
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
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
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
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
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钱宰的《游西山》描绘了作者泛舟西泠,欣赏秋水、花草与自然景色的宁静画面。首句“西山一何高”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引出诗人内心的向往。接下来,他乘船渡过秋水,欣赏沿途的美景,渚花点缀水面,岸草入眼,凉风吹过,带来清幽之感。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忘却世俗纷扰,与方外之人相遇,共话哲理,超脱生死之念。
然而,当仆夫提醒归家的时间,月已升起,山色渐暗,樵夫的歌声随夕阳落入西壁,诗人不得不结束这次悠然的游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