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
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
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柂楼。
维昔东巡初,八极围寸眸。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
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
叱咤召六丁,惨淡风云愁。
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
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
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
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
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
兹事故老传,未知信然不。
姑置勿重陈,作诗叹迟留。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
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
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柂楼。
维昔东巡初,八极围寸眸。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
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
叱咤召六丁,惨淡风云愁。
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
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
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
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
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
兹事故老传,未知信然不。
姑置勿重陈,作诗叹迟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秦淮》,通过对秦淮河的描绘,寓言般地反映了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首句“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暗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宏大工程,开凿秦淮河。接下来的“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以雨工比喻秦淮河不舍旧地,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水的蜿蜒曲折,而“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柁楼”则表达了舟行其中的人对复杂水道的感慨。诗人进一步追溯到秦始皇东巡时的壮丽景象,“八极围寸眸”,预示着秦朝的威严。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象征着秦朝的兴盛,然而“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暗示秦朝的短暂。接下来的“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揭示了秦始皇开凿运河的决策,认为此举是神授之策,但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衰落。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意味着秦朝的覆灭已显端倪,无法挽回。“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赞扬了吴王阖闾在此建立吴国,而“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描绘了六朝时期秣陵(南京)的繁荣。诗人感慨“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说明历史的更迭并未改变秦淮河作为重要之地的地位。
最后,诗人以“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总结,指出历史的兴衰是由天命决定的,那些不明此理的人只会徒然忧虑。全诗通过秦淮河的历史变迁,寓言般地探讨了王朝兴衰的哲理,具有深刻的鉴赏价值。
与梅同谱又同时,我为评香似更奇。
痛饮便判千日醉,清狂顿减十年衰。
色疑初割蜂脾蜜,影欲平欺鹤膝枝。
插向宝壶犹未称,合将金屋贮幽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