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华顶玉井楼·其一》
《宿华顶玉井楼·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

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

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

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华顶玉井楼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玉井楼置于广阔的自然之中,通过“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两句,展现了楼阁与大海、山峰的和谐共生,赋予了建筑以磅礴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

接下来,“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楼阁周围的动态美与宇宙的宏大,波浪仿佛连接着潮汐,而栏杆则与天空中的星斗相接,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超脱感。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虎魄(可能指宝石)似乎从灯光中透出,莲花则在枕边悄然生长,既体现了楼内环境的神秘与雅致,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云发暗淡,月珠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通过“人间象”与“世上情”的对比,展现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世俗情感的向往。

最后,“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两句,以石鼓自鸣的形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顶玉井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二

圣历囗勤政,瑶图庆运长。

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

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

(0)

诗偈·其一四五

平等无有二,终日同宅住。

世人不了妄,心生外缘取。

取得外相佛,乐却变成苦。

苦即诸法生,大海从何渡。

为报知音者,好好看道路。

(0)

述怀·其一

青门聊极望,何事久离群。

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

信回陵树老,梦断灞流分。

兄弟正南北,鸿声堪独闻。

(0)

早春送人归岳阳

久食主人鱼,春来复旧居。

远无千里浪,轻有半船书。

过片晴云淡,消残暮雪虚。

岳阳多异境,搜思勿令疏。

(0)

看花·其四

饮之不见底,醉倒深红波。

红波荡谏心,谏心终无它。

独游终难醉,挈榼徒经过。

问花不解语,劝得酒无多。

(0)

望梅花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折,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