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乾坤只手开,却将云物捲归来。
茹芝本是藏书地,面壁原非举鼎才。
谩谓丹炉抛紫盖,祗从钟鼓隐楼台。
五更天霁云开际,顿见桑田辟藁莱。
洞里乾坤只手开,却将云物捲归来。
茹芝本是藏书地,面壁原非举鼎才。
谩谓丹炉抛紫盖,祗从钟鼓隐楼台。
五更天霁云开际,顿见桑田辟藁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洞府仙境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中世界的独特魅力。首句“洞里乾坤只手开”,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洞府之大,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其中,只凭一双手便能开辟出来。接着“却将云物捲归来”,描绘了洞府主人收拢云雾的场景,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茹芝本是藏书地,面壁原非举鼎才”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洞府比作藏书之地,暗示其知识与智慧的丰富;同时,通过“面壁”与“举鼎”这两个典故,对比出洞府主人并非力士,而是深谙静心之道,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也展现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谩谓丹炉抛紫盖,祗从钟鼓隐楼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洞府的生活情景。诗人以“丹炉”象征修炼与修行,以“紫盖”形容高耸入云的楼台,以“钟鼓”代表清修的氛围,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洞府内宁静而神秘的生活状态。同时,“谩谓”与“祗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超越,以及对洞府生活的真实体验。
最后,“五更天霁云开际,顿见桑田辟藁莱”两句,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描绘了清晨时分,云雾散去,洞府内外景色豁然开朗的景象。这里,“桑田”与“藁莱”分别象征着变化与新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洞府世界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府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朝发武陟城,夕宿河阴渡。
平原郁苍苍,蔓屮巳多露。
展我素氍毹,偃息并厓树。
洪涛与风会,砉若迅雷怒。
揆余江海士,止逝随所遇。
一苇苟可航,济险亦奚惧。
所念形影单,恒饥在长路。
中田岂无稼,不受一饭顾。
引领望故乡,巳复星汉曙。
宣尼川上叹,使我获深晤。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
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闻道五陵儿。
蛟龙吼波面,冲碎琉璃。
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使君冠盖追。
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
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日暮楚天低。
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
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