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寄东吴西入秦,三年虚度帝城春。
流光渐渐到华发,离恨萧萧生白蘋。
楚梦觉来愁翠被,越吟声尽怨芳尘。
更闻玉笛吹明月,一曲风前泪满巾。
家寄东吴西入秦,三年虚度帝城春。
流光渐渐到华发,离恨萧萧生白蘋。
楚梦觉来愁翠被,越吟声尽怨芳尘。
更闻玉笛吹明月,一曲风前泪满巾。
这首诗《长安感怀》由唐代诗人张祜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游子在长安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家寄东吴西入秦,三年虚度帝城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背景与处境,从东吴远赴长安,却在这帝都度过了三年时光,看似繁华实则虚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流光渐渐到华发,离恨萧萧生白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青丝已渐成华发,而心中的离愁别绪如同秋风吹过白蘋,无处不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颈联“楚梦觉来愁翠被,越吟声尽怨芳尘”运用典故,以楚梦和越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醒来后,梦境中的翠被依旧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而吟唱越地之歌时,歌声中充满了对往昔芳尘的哀怨。
尾联“更闻玉笛吹明月,一曲风前泪满巾”以玉笛吹奏明月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悲凉的意境。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诗人站在风中,泪水已湿透衣襟,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燕京峨峨兮,易水悠悠。思宗御极兮,大势横流。
皇赫斯怒兮,客魏虔刘。阉党劋尽兮,贤相旁求。
皇纲再正兮,旁无赞助宸衷独断之嘉猷。
敷王道之荡荡兮,不刚而不柔。
真勤政而爱民兮,宜平治而垂旒。
何期数之屯兮,凶胡杀掠,致民穷为流贼之由。
初起扑灭兮,易策易筹。
将相视如疥癣兮,剿抚之计不讲求。
一任其东西驰突兮,固位卒岁而优游。
精神全注于缺之美恶兮,贿不足是忧。
情面多而担当少兮,九伐之政不修。
前有病贤误国温薛兮,继以好货庸懦之陈周。
卒至冠虏交讧兮,犹交相蒙蔽而勿置可否。
所以纵成凶焰滔天兮,实群臣之寡谋。
最可痛十七载圣皇兮,苦身孤立而焦愁。
竟遭千古未有之惨兮,抱长恨于寇雔。
寡人嗣位兮,赍志未酬。
每与群公道及兮,伤悲而涕泪难收。
将区区之愚忠直兮,同心同德赋同仇。
倘皇灵降鉴兮,庶不我尤。
《三月八日宴群公于东阁道及崇弘两朝事不胜痛恨温周马阮败坏天下以致今日胡祸滔天而莫能遏也爰制数章志乱离之由云尔·其一》【明·郑经】燕京峨峨兮,易水悠悠。思宗御极兮,大势横流。皇赫斯怒兮,客魏虔刘。阉党劋尽兮,贤相旁求。皇纲再正兮,旁无赞助宸衷独断之嘉猷。敷王道之荡荡兮,不刚而不柔。真勤政而爱民兮,宜平治而垂旒。何期数之屯兮,凶胡杀掠,致民穷为流贼之由。初起扑灭兮,易策易筹。将相视如疥癣兮,剿抚之计不讲求。一任其东西驰突兮,固位卒岁而优游。精神全注于缺之美恶兮,贿不足是忧。情面多而担当少兮,九伐之政不修。前有病贤误国温薛兮,继以好货庸懦之陈周。卒至冠虏交讧兮,犹交相蒙蔽而勿置可否。所以纵成凶焰滔天兮,实群臣之寡谋。最可痛十七载圣皇兮,苦身孤立而焦愁。竟遭千古未有之惨兮,抱长恨于寇雔。寡人嗣位兮,赍志未酬。每与群公道及兮,伤悲而涕泪难收。将区区之愚忠直兮,同心同德赋同仇。倘皇灵降鉴兮,庶不我尤。
https://shici.929r.com/shici/4i1VEbHjwR.html
梅点妆清,兰吹气静,修来林下风姿。
小谪花天,寸衷幽怨谁知。
蛾眉都被聪明误,尽缠绵、瑶想琼思。艳声驰。
写遍新诗,唱遍新词。
三生文字前因在,便素心相对,各自矜持。
恤纬中宵,婵娟一样忧时。
怜他采凤飘零甚,负华年、夜月机丝。怅春迟。
香减隃麋,泪染燕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