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山人沈广汉》
《赠山人沈广汉》全文
宋 / 晁冲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禅房白几静无尘,野服黄冠意甚真。

避世全生深得策,闭门谢客亦高人。

忍情断酒非关病,随意收书不计贫。

近约嵩阳陈叔易,趁移丹灶过残春。

(0)
翻译
禅房里的白色茶几洁净无尘,身着黄色道袍的我心境非常纯真。
我选择隐居以保全生命,这是深思熟虑后的策略,关门谢客也显现出高尚的人格。
克制情感,戒酒并非因为身体有恙,随意地收集书籍,对贫穷毫不在意。
最近我与嵩阳的陈叔易有了约定,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一同迁移丹砂炼丹。
注释
禅房:修行者的居所。
白几:白色的茶几。
静无尘:非常洁净。
野服黄冠:道家的服饰。
避世全生:隐居保全生命。
深得策:深思熟虑的策略。
闭门谢客:关门不见客。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忍情断酒:克制情感,戒酒。
随意收书:随意收藏书籍。
计贫:计较贫穷。
近约:近期约定。
陈叔易:人名。
趁移丹灶:计划迁移炼丹炉。
过残春:度过春天剩余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平和生活与超然物外的情操。"禅房白几静无尘,野服黄冠意甚真"表达了他在清净的禅房中,以简单的衣着保持心灵的纯洁与真挚。"避世全生深得策,闭门谢客亦高人"则显示他远离世俗,专注于修行,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

"忍情断酒非关病,随意收书不计贫"一句,展现了诗中人物对于物欲的超越与对知识的追求,即便是在简朴甚至贫困的情况下也不为所动摇。"近约嵩阳陈叔易,趁移丹灶过残春"则透露出他在山林间结交志同道合之士,与他们一起度过清贫而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示了诗中人物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心境。

作者介绍
晁冲之

晁冲之
朝代:宋   字:叔用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生辰:1094~1097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
猜你喜欢

鹊轩为王孝子作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

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

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

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

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

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

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0)

春草图

漠漠春风绿绕池,王孙何日是归期。

缁尘一隔江南路,满眼青青亦自疑。

(0)

送友人丘时雍辽东省亲

绿酒红亭正夕晖,问君东去几时归。

路过山海秋风早,莫待马头黄叶飞。

(0)

五月八日翰林前堂坐书所见

公署忙閒不自由,眼中诗料忽相投。

草分暗茁攻砖罅,槐出横枝荫瓦沟。

(0)

和屠都宪朝宗止酒之作

酒兵一日破重围,读罢初筵愧昨非。

亲近药炉新病作,生疏芸简壮心违。

众酣转觉官宜禁,我戒宁因佛可依。

小啜凤团仍谢客,心旌遥自舞雩归。

(0)

五日左顺门赐金织云雁纻丝绯袍

君王将出事郊祈,朝罢金门召赐绯。

手奉印缄鹓作序,胸盘云锦雁交飞。

五紽但拟赓周咏,一字何能补舜衣。

明日斋宫同入拜,圜丘春日烂相辉。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