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说行期,乍领略、别离滋味。
况又是、江南三月,饯春天气。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
向尊前、莫为唱阳关,添憔悴。游冶处,从头记。
多少恨,从今起。算花深栏曲,长相依倚。
如旧山眉窥绣槛,槛前人影今天际。
剩银钩、题壁字分明,空凝睇。
怕说行期,乍领略、别离滋味。
况又是、江南三月,饯春天气。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
向尊前、莫为唱阳关,添憔悴。游冶处,从头记。
多少恨,从今起。算花深栏曲,长相依倚。
如旧山眉窥绣槛,槛前人影今天际。
剩银钩、题壁字分明,空凝睇。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诗人袁绶为送别姨母前往嘉定而作,情感细腻,词意缠绵。
开篇“怕说行期”,点出离别的愁绪,紧接着“乍领略、别离滋味”,直抒胸臆,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三月江南,正是春光烂漫之时,却也是离别之际,“江南三月,饯春天气”一句,将季节之美与离愁交织在一起,更增几分凄美。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河岸的柳条仿佛也因离别而垂泪,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法排解的忧愁。“向尊前、莫为唱阳关,添憔悴。”劝慰对方不要在酒宴上唱起《阳关三叠》,以免更加增添离别的哀愁。
下片“游冶处,从头记。多少恨,从今起。”回忆过往的欢聚时光,预示着离别后将生出无尽的遗憾与思念。“算花深栏曲,长相依倚。”想象未来,即使身处异乡,也会像过去一样,寻找一处花深之处,寄托相思之情。“如旧山眉窥绣槛,槛前人影今天际。”以山眉窥视绣槛,暗示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心中的牵挂依旧如影随形。“剩银钩、题壁字分明,空凝睇。”结尾处,诗人想象着自己在墙上留下字迹,却只能空自凝望,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与期待重逢的心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