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宗长谅阴,伾文遂窃柄。
生终被窜僇,死犹蒙佞幸。
及观所厘革,往往多敝政。
颇收遗老还,力与中贵竞。
柳吕一自没,欲速成蹭蹬。
不睹快心人,时有膏肓病。
顺宗长谅阴,伾文遂窃柄。
生终被窜僇,死犹蒙佞幸。
及观所厘革,往往多敝政。
颇收遗老还,力与中贵竞。
柳吕一自没,欲速成蹭蹬。
不睹快心人,时有膏肓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之八十三。诗中通过描述历史人物的兴衰更替,以及政治权力的交替,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政治变革的复杂性。
首句“顺宗长谅阴,伾文遂窃柄”描绘了顺宗去世后,伾文趁机夺取政权的情景,暗示了权力更迭的不公和阴谋。接下来,“生终被窜僇,死犹蒙佞幸”两句,表达了对那些因政治斗争而遭受不幸命运的人的同情,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在死后仍能获得佞臣青睐的现象。
“及观所厘革,往往多敝政”指出即使在权力更替后,新的统治者也往往难以彻底改变旧的政治弊端,暗示了政治改革的艰难。接着,“颇收遗老还,力与中贵竞”描述了新旧势力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试图重新接纳被边缘化的老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柳吕一自没,欲速成蹭蹬”通过对比柳、吕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强调了急于求成可能导致的失败和挫折。“不睹快心人,时有膏肓病”则表达了对无法找到真正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的感慨,同时暗指当时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政治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变革和人才选拔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深度,也蕴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馀。
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
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
调丞尉江邑,有实不愿图。
朅来对二松,清襟映冰壶。
粹然眉睫间,未变庠序儒。
胸中浩然气,固已雄万夫。
我穷卧洲渚,江鸥以为徒。
屡枉高轩过,峨冠讲唐虞。
驰骋文史乐,时得陪卷舒。
瓜代遽及期,此情将焉如。
耻作儿女态,挥泪沾衣裾。
虎溪岂限我,足创方趑趄。
怅望不远送,搔首空踌躇。
所觊善行李,早达三山隅。
安居未容久,快作朝省趋。
用贤世所急,君才应时需。
愿补仲山衮,再矢皋陶谟。
勿以得失虑,行当翱天衢。
愧乏折箠赠,短篇见区区。
他时旧交念,阔㾫寄樵渔。
《送高丞别》【宋·李吕】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馀。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调丞尉江邑,有实不愿图。朅来对二松,清襟映冰壶。粹然眉睫间,未变庠序儒。胸中浩然气,固已雄万夫。我穷卧洲渚,江鸥以为徒。屡枉高轩过,峨冠讲唐虞。驰骋文史乐,时得陪卷舒。瓜代遽及期,此情将焉如。耻作儿女态,挥泪沾衣裾。虎溪岂限我,足创方趑趄。怅望不远送,搔首空踌躇。所觊善行李,早达三山隅。安居未容久,快作朝省趋。用贤世所急,君才应时需。愿补仲山衮,再矢皋陶谟。勿以得失虑,行当翱天衢。愧乏折箠赠,短篇见区区。他时旧交念,阔㾫寄樵渔。
https://shici.929r.com/shici/YtiJfQQ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