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风光图,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节变化和农事紧迫的深刻感受。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这两句以南风为引,迅速地将雨水送来又收去,营造出一种季节错乱的景象。五月本应是春意犹存之时,但眼前的场景却令人联想到秋天的萧瑟。这既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勃变化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和农事紧迫的感慨。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间劳作的关切。陌上即是田野的路边,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走的路还不够长而感到懊恼,因为田间的工作还没完成,所以要等到脚步足够疲惫时才能休息。这强调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辛勤付出和对收成的迫切期待。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劳作场景。人们低头急行,帽子上的角被风吹得摇晃,不断有雨水滴落;而马匹则在泥泞中前进,蹄声伴随着雨水流淌。这是对农民不顾恶劣天气坚持劳作的真实写照。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某位官员(文昌新右相)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醉酒吟唱诗歌的自得其乐。这里的“遥羡”表达了对功成名就者的敬仰,而“时伏一金瓯”则透露出诗人在田间劳作之余,仍保有雅致生活的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立体感强烈的农村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