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晋溪行感故人崔君宝冯达卿至》
《晋溪行感故人崔君宝冯达卿至》全文
金 / 杨奂   形式: 古风

并刀射日霜华起,谁剪沧溟半边水。

千年冷浸西南天,琉璃万顷清无底。

瑶阶玉殿圣母家,春阳走碎油壁车。

天阴人静百鬼出,山风泠泠吹浪花。

花飞愁怕桂轮湿,蛰龙潜抱神珠泣。

马蹄剥落梦不到,邂逅与君成雅集。

金斗潋滟浮新香,秦客思家偏断肠。

曲江池馆定何似,满眼青田空夕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并刀射日霜华起”以并州之刀比喻锐利的阳光穿透霜气,展现了冬日的冷峻。次句“谁剪沧溟半边水”则运用奇特想象,仿佛有人能裁剪海水,暗示了波涛的壮阔。

“千年冷浸西南天”进一步渲染了冷寂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清冷的世界。接下来的“琉璃万顷清无底”形容水面如琉璃般清澈,深不可测,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诗人笔锋一转,写到“瑶阶玉殿圣母家”,将读者引入仙境般的圣洁之地,春阳照射下,油壁车上的装饰似乎在跳跃。然而,“天阴人静百鬼出”又带来一丝阴森,山风中浪花翻滚,增添了神秘莫测的气氛。

“花飞愁怕桂轮湿”借月光和花的飘零,表达哀愁,而“蛰龙潜抱神珠泣”则寓言深沉,龙的哭泣可能象征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情感或困境。马蹄声消失在梦境之外,诗人与友人崔君宝、冯达卿的相遇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两句“金斗潋滟浮新香,秦客思家偏断肠”描绘了香气四溢的场景,但客居他乡的人却因思乡之情而心痛。曲江池馆的景象和夕阳余晖,更增添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来访的喜悦,以及对家乡和过去的深深思念,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杨奂

杨奂
朝代:金   字:焕然   籍贯:乾州奉天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猜你喜欢

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世传一尾龟百龄,此龟逮见隋唐兴。

虽然天幸免焦灼,想屡缩颈愁严凝。

前年赴海不量力,欲替鳌负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见,知困簸荡因嗟矜。

疾呼余且设网取,以组系首?穿绳。

北归与俱度大庾,两夫赑屃苦不胜。

舣船秦淮担送我,云此一可当十朋。

昔人宝龟谓神物,奉事槁骨尤兢兢。

残民灭国递争夺,有此乃敢司黎烝。

于时睹甲别贵贱,太卜藏法传昆仍。

岂如元君须见梦,初知欢喜得未曾。

自从九江罢纳锡,众渔贱弃秋不登。

卜人官废亦已久,果猎谁复知殊称。

今君此宝世莫识,我亦坐视心瞢瞢。

支床才堪比瓦砾,当粟孰肯捐斗升。

糁头腥臊何足嗜,曳尾污秽适可憎。

盛溲除聋岂必验,蹈背出险安敢凭。

刳肠以占幸无事,卷壳而食病未能。

如闻翕息可视效,乃往有堕崖千层。

仰窥朝阳俯引气,亦得难老如冈陵。

谅能学此真寿类,世论妄以虫疑冰。

嗟余老矣倦呼吸,起晏光景难瞻承。

但知故人所玩惜,每戒异物相侵陵。

唯忧盗贼今好卜,夜半劫请无威惩。

复恐嚵夫负之走,并窃老木为薪蒸。

浅樊荒圃不可保,守视且寄钟山僧。

(0)

车螯

海于天地间,万物无不容。

车螯亦其一,埋没沙水中。

独取常苦易,卫生乏明聪。

机缄谁使然,含蓄略相同。

坐欲肠胃得,要令汤火攻。

置之先生盘,啖客为一空。

蛮夏怪四坐,不论壳之功。

狼籍堆左右,弃置任儿童。

何当强收拾,持问大医工。

(0)

无营

无营固无尤,多与亦多悔。

物随扰扰集,道与翛然会。

墨翟真自苦,庄周吾所爱。

万物莫足归,此言犹有在。

(0)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

白下有贤宰,能歌如紫芝。

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风月谁同赏,江山我亦思。

粉墙侵醉墨,怊怅绿苔滋。

(0)

题友人壁

茆檐前后欠松萝,百里乘闲向此过。

涧水绕田山影转,野林留日鸟声和。

萧条鸡犬逢人少,想象乾坤发兴多。

世事不如闲静处,知君出处意如何。

(0)

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

老欲求吾志,时方摭我华。

强将愁出塞,空得病还家。

日转山河暖,风含草木葩。

胜游思一往,不敢问三车。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