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溪水清无尘,武陵桃树花长春。
会买渔舟谢宾客,来作武陵山下人。
秦人洞府晋人溪,碧草红桃处处迷。
流水至今堪怅望,问津从古失端倪。
山川非复壶中见,鸡犬犹传云外啼。
顾视人间真敝屣,为烦仙子托幽栖。
武陵溪水清无尘,武陵桃树花长春。
会买渔舟谢宾客,来作武陵山下人。
秦人洞府晋人溪,碧草红桃处处迷。
流水至今堪怅望,问津从古失端倪。
山川非复壶中见,鸡犬犹传云外啼。
顾视人间真敝屣,为烦仙子托幽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桃源世界,诗人刘敞以细腻的笔触,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理想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武陵溪水清无尘,武陵桃树花长春”,开篇即以清新脱俗的武陵溪水和常青不衰的桃树花,营造出一片纯净而永恒的自然景象,仿佛世外桃源的入口处,便已让人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
接着,“会买渔舟谢宾客,来作武陵山下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想象着自己能够买下一条小船,远离尘世的喧嚣,隐居于武陵山下,过上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
“秦人洞府晋人溪,碧草红桃处处迷”则进一步描绘了桃源内的奇异景观,秦人的洞府与晋人的溪流交织在一起,碧绿的草地与鲜艳的桃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让人心生向往。
“流水至今堪怅望,问津从古失端倪”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桃源之美的赞叹与对寻觅其路径的困惑,暗示了桃源的神秘与难以触及。
“山川非复壶中见,鸡犬犹传云外啼”则以山川不再如壶中般小巧精致,鸡犬之声却在云外传来,强调了桃源世界的广阔与独特,同时也增添了其神秘莫测的气息。
最后,“顾视人间真敝屣,为烦仙子托幽栖”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现实世界,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敝屣”,而将桃源视为理想的归宿,表达了对理想生活与现实世界之间巨大差异的认识,以及对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桃源世界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与审美情趣。
书堂四顾皆苍山,禽鱼树石烟云间。
纸编屡绝笔屡■,十载一瞬忘青纶。
谁令忽忆南薰关,尽箠打马鸣镳镮。
春风桃李纷妖娴,辞家大笑涕不潸。
由来磊落羞穷跧,下位亦足惠寡鳏。
乘田委吏不敢閒,以日自爱维孔颜。
当今俊杰登朝班,拔擢杞梓披榛菅。
君能忼慨露豹斑,岂比嘿嘿贪食孱。
果哉往矣步勿䟂,仕以行义贤可攀。
仆姑百中初满弯,书堂静坐尻狂癫。
虚假复虚假,名陶不知瓦。
养子役于人,不如生犬马。
公私严忌讳,势利关取舍。
奉生既疏违,丧死更苟且。
苴麻不敢服,桐竹何由把。
未得久哀呼,方当勤唯喏。
百年闻罔极,一瞬经庐下。
岂不近冠裳,驱牵到乖寡。
沾沾荷锄子,言动只山野。
终制负凶缞,兴辞泪如泻。
诸儒论鄙俗,不若都人雅。
请问雨间民,谁为称情者。
湓城趋高安,相望若邻屋。
思君肠九回,终夕转车毂。
一从江上别,再见腊与伏。
岧峣阻跻攀,疲曳愧蹑逐。
此心敢忘德,烱烱如寸烛。
念昔见教勤,绸缪均骨肉。
及今无所成,长大惟食粟。
读君黄楼赋,溢耳感丝竹。
蹈海始知深,秋水暂自足。
斯文道中丧,吊古堪恸哭。
勃兴得公家,万物困陵触。
声名载不朽,岂羡卿相禄。
琢雕穷乃工,未剥不为复。
嗟予空有心,资性本碌碌。
佳篇屡寄酬,珍赐比金玉。
隋珠照十乘,只报一鱼目。
反顾拙丹青,何由希画鹄。
黄华强再奏,取笑阳春曲。
玉荆山苍势蜿蜒,玉荆涧碧涵漪涟。
山人结庐占幽绝,如使世俗来无缘。
窗前松竹交夏荫,砌下红紫争春妍。
清肠终日饱葵藿,耳目久厌论腥膻。
山空月昼猿鸟寂,象床拂拭翻朱弦。
泠然细韵发幽指,妙意自得人谁传。
乌巾席帽事高格,蹇驴独跨何翩翩。
行当近林就卜筑,与子来往聊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