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方外士》
《赠方外士》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扰扰红尘高卧客,红尘不染人难识。

琅琅为讲还丹篇,若有清风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宫,正向时人失中得。

根本盖自仙翁传,仙翁住世千馀年。

(0)
鉴赏

这首诗《赠方外士》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之士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扰扰红尘高卧客”,以“扰扰”形容红尘世界的纷乱繁忙,而“高卧客”则指那些超脱世俗、静心修养的隐士。诗人巧妙地将隐士置于红尘之中,却又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独立,暗示了他们与世俗的不同寻常之处。

接着,“红尘不染人难识”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们与世俗的隔绝,他们虽身处红尘,但心灵纯净,不易被外界所识。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使得他们的存在显得尤为独特和珍贵。

“琅琅为讲还丹篇,若有清风濯胸臆。”这两句描绘了隐士传授道法、讲解修炼之术的情景。他们的话语如同清风拂过,洗涤着听者的心灵,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净化了人心,体现了精神层面的引导与提升。

“玉兔走入流珠宫,正向时人失中得。”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玉兔”和“流珠宫”来比喻隐士的智慧与修行境界。玉兔象征着纯洁与智慧,流珠宫则是其修行之所。这一句暗示了隐士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修炼,达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对世人而言,这既是失去也是获得,意味着在追求真理与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既有失去物质的束缚,也有获得精神的自由与智慧的启迪。

最后,“根本盖自仙翁传,仙翁住世千馀年。”诗人在此点明了隐士们的智慧与修为源自于古代仙人的传承,强调了这种智慧的深厚底蕴和久远历史。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们能够长寿且保持精神的青春,仿佛是仙人一般的存在,令人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与智慧境界的向往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隐逸生活与世俗世界之间的对比,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卢一清韩孟郁李烟客诸子过访村居同赋

归来厌城市,屏居清溪湄。

亦协嘉遁心,寂寞故不怡。

眷此同声友,命驾酬相思。

夙契结绸缪,况复投新知。

残夜追灯宴,中堂理桐丝。

鸡黍出常羞,痛饮乃忘疲。

登高览幽豁,临水爱涟漪。

人生非木石,谁不念襟期。

会面不尽欢,别离安可知。

申言二三子,当尊莫苟辞。

(0)

赠姚约·其一

有鸟名长离,耀彩东南涯。

灵文焕初日,九苞以自奇。

遐瞩遍中土,悠悠当何依。

岂无野雀林,托处非所宜。

峨峨千仞冈,上有椅桐枝。

迢迢沧海隔,厉翮起高飞。

朔风凄大壑,顾侣相追随。

会当际朝阳,振响以来仪。

(0)

枯鱼过河泣

河伯泛洪涛,奋鬣扬䰄逝。

笑彼鲤与鲂,胡为潜渊泥。

涛落乃无常,翻为蝼蚁制。

湿沫谁相濡,中厨供甘脆。

寄语旧匹俦,白龙以为诫。

(0)

秋胡行四首·其一

卑微易处,居高难为胜。卑微易处,居高难为胜。

民恶其上,鬼瞰高明。日中则昃,天地忌盈。

宁为曳尾,无为牺牲。歌以言之,居高难为胜。

(0)

过潜山作

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

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

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

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

(0)

吴守戎招集寿佛阁

新筑禅林傍水隈,北城连骑快追陪。

正逢过雨频挥麈,有约观涛复举杯。

难向风尘嗟吏隐,便于词赋识仙才。

须臾霁月山头见,似共慈云落上台。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