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
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
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
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
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
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
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
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
此诗描绘了潜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与云的交融,以及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首联“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开篇即以“翠削”形容山色之峭拔,与云层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停车驻足,流连于这胜景之中,表达了对美景的深深喜爱。
颔联“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进一步展开画面,天柱山在阳光照耀下,与周围的岛屿显得更为亲近,石楼在烟雾散去后,群峰更加明亮,展现出一幅层次分明、光影交错的山水画卷。
颈联“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转而提及历史与文化,提到古人在此地的活动,如参与南岳的佐命之事,以及对玉清的祭祀典礼,增添了诗作的历史文化底蕴。
尾联“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则抒发了诗人对当前景象的感慨,似乎在询问为何这里原本热闹的场景如今却显得寂静,只有松风和晚潮的声音相伴,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潜山的自然之美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韵味,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馀契。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
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
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
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悠悠。
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
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
拶破愁城,吸乾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
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花上插苍碧,花下走清湍。
浓霜深覆残雪,更有月相参。
似我竹溪茅屋,欲晓未明天气,扶杖绕篱看。
秦楚五千里,何处是江南。饶风下,人不断,马相连。
颇尝见有此客,相属意惓惓。
欲为横吹出塞,无处可寻羌管,短策叩征鞍。
策断征鞍裂,惊坠玉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