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
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
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
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悠悠。
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
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
拶破愁城,吸乾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
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
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
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
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悠悠。
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
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
拶破愁城,吸乾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
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自我放逐的豪情。开篇即以"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设定情境,想象到唐代伟人李白在贺知章所居之楼中豪饮高声歌唱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李白个人的怀念,更是对整个盛唐文化和英雄时代的追思。
接着"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那一时代豪放不羁文学精神的向往。这里的"斗酒"指的是豪饮,"百篇"则是对李白诗歌众多的赞誉,而"眼花落井"则形象地描绘了醉酒后视线模糊,仿佛天地皆倒的景象,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一时豪杰"指的是那时代的英雄人物,而"千古风流"则是这些人的英勇事迹和气概将永存于世。
诗人随后转向现实感慨,写道"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悠悠。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这里的"白骨青山"与"美人黄土"是对过去英雄和美女的墓葬所在的描写,而"醉魄吟魂安在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灵魂安息之地的迷惘与向往。接下来,诗人以自己作为江南客的身份,来到这座楼中游历胜迹,行礼于古人之前修建的遗跡,感慨万千。"悠悠"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思念,而"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的老去感到悲凉,不再愿意沉溺于过去荣辱的回忆之中。
最后,诗人写道"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拶破愁城,吸乾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这里的"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是告诫自己不要再去讨论那些历史上的帝王英雄,而"谁为黄帝,谁为蚩尤"则是一种对远古神话人物的迷茫感和距离感。随后"拶破愁城,吸乾酒海"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豪饮以至极限的生活态度,而"袖拂安梁舞暮秋"则是诗人在安静的暮秋之中,以一种超然的姿态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最后,"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情怀,即便题咏未完,也只是笑一笑,就像骑上了白鹤一样,轻松地飞往别处,例如扬州这样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豪放不羁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时光易逝、英雄辈出的无尽哀愁。
浓翠生阴,零红散雨,十里春光如绣。
冷落旗亭,喧阗花市,无计了除清昼。
方试将轻袷,早惊觉、沈腰销瘦。
可怜人异从前,那禁春尚依旧。怕问故人来否。
为隔岁馀香,尚留襟袖。
紫燕来迟,碧桃开遍,前度刘郎归后。
粉蝶寻芳去,便知得、蕊香轻透。
欲觅酴醾,杏花深处无有。
廿年季夏重逢闰,匆匆立秋旬许。
翠盖花疏,缃房菂老,又说骚人初度。笛杯再举。
记朋饮湖楼,坠欢如露。
况隔沧桑,液池回首棹行处。
而今悽指藕节,只渔乡几曲,销得残暑。
位占馀分,光随太乙,相对浑忘迟暮。芳心最苦。
似为我淹流,犯风淋雨。后十一年,可能来寿汝。
贫儒困韦布,郁郁不可居。
所见祇利名,得志将何如。
人生发未燥,入塾诵诗书。
道通天地人,识岂囿一隅。
举世病饥溺,拯之在吾徒。
伟哉文正公,志量世所无。
伏处怀庙堂,宦达忧江湖。
立朝三十年,寒素如其初。
禄入赡同宗,身外无赢馀。
世儒不自奋,观之徒嗟吁。
我来谒公祠,再拜立斯须。
愿言式高风,永为学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