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季夏重逢闰,匆匆立秋旬许。
翠盖花疏,缃房菂老,又说骚人初度。笛杯再举。
记朋饮湖楼,坠欢如露。
况隔沧桑,液池回首棹行处。
而今悽指藕节,只渔乡几曲,销得残暑。
位占馀分,光随太乙,相对浑忘迟暮。芳心最苦。
似为我淹流,犯风淋雨。后十一年,可能来寿汝。
廿年季夏重逢闰,匆匆立秋旬许。
翠盖花疏,缃房菂老,又说骚人初度。笛杯再举。
记朋饮湖楼,坠欢如露。
况隔沧桑,液池回首棹行处。
而今悽指藕节,只渔乡几曲,销得残暑。
位占馀分,光随太乙,相对浑忘迟暮。芳心最苦。
似为我淹流,犯风淋雨。后十一年,可能来寿汝。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的陈宝琛所作,以观莲节为契机,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十刹海樊山聚会的情景。诗中通过"廿年季夏重逢闰",表达了时光流转,二十年后的再次相聚,闰月更增了一份难得的缘分。"翠盖花疏,缃房菂老"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又说骚人初度"暗指诗人与友人庆祝生日,"笛杯再举"则展现出聚会的欢乐气氛。然而,"况隔沧桑,液池回首棹行处"又透露出淡淡的感伤,感叹世事变迁,旧日欢愉如露般短暂。诗人感慨如今只能在渔乡度过夏日,"只渔乡几曲,销得残暑",流露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位占馀分,光随太乙"借指时光荏苒,自己与朋友已届迟暮,但聚会时仍能忘记年龄。"芳心最苦"可能指的是荷花的凋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涩。最后,诗人对未来十年寄予期待,希望能再次相聚,为友人祝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欢乐的回忆,又有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