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八代讳敦复字延之》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八代讳敦复字延之》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

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0)
翻译
战斗结束后笑着回家,功名之心早已化为灰烬。
白鹤不知何时能返回它的洞府,夕阳余晖中只有野猿在哀鸣。
注释
棘围:形容激烈的战斗或困境。
战罢:战斗结束。
笑归来:带着笑容回家。
一寸功名:极小的功名,比喻微不足道的成就。
心已灰:内心对功名的追求已经消磨殆尽。
白鹤:象征长寿和高洁的仙鸟。
归洞府:返回隐居的地方。
夕阳影:傍晚的阳光。
野猿哀:野外的猿猴发出悲哀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在战争结束后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界某种超脱尘世之物的向往。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句,设定了一个战争胜利后的氛围,其中“棘围”指的是军营或是战争的困境,“笑归来”则显示出一种释然和解脱的情绪。紧接着的“一寸功名心已灰”,透露出诗人对于功绩和名誉的淡漠,认为这些世俗的追求如同尘土,不再为之所动。

"白鹤何年归洞府"中,“白鹤”常常象征着超脱与纯洁,而“洞府”则是道教中的仙境或隐居之地。这里诗人在询问那白鹤何时能回到它的净土,实际上是对自己希望摆脱尘世羁绊、达到精神层面的自由状态的一种表达。

最后,“夕阳影里野猿哀”则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伤的情景。诗人借助夕阳的柔和光线和野猿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战场与自然、功名与超脱的对立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念奴娇.碧含笑

晚妆才罢,见栊丝匀玉,一团娇秀。

趁得年光,长是向、金谷无花时候。

不比莺莺,不关燕燕,不似章台柳。

清凉无汗,雪肌潇洒难偶。

好是斜月黄昏,瑶阶钿砌,百媚初含酒。

恼杀多情香喷喷,双靥盈盈回首。

倾国倾城,千金莫惜,兰蕙应难友。

沈郎拚了,为花一味销瘦。

(0)

奉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閒阁二十韵

南龛几百年,古木阚云掩。

崖倾千仞垂,路县一线险。飞?喜曾巅,羸骖怯虚堑。

枫叶红斓斑,松□翠摇飐。

石皴风雨剥,殿古木□□。

拂拭坐空岩,□□□□琰。

江势从何来,斗然不□□。

凭危意欲飞,□□□□□。

鸟鸣山更幽,□□翠□染。

烟际漾渔舠,风前乱□檿。

缓赏有馀欢,高怀无一□。

尺璧非所宝,白圭焉受玷。

入蜀莫言□,得郡亦云忝。

□□长安□,犹胜山阳贬。

平生足疏旷,宁复事拘检。

佳时方一来,薄日已半晻。

雨馀□□深,月堕山楼黡。

□重□□高,□护神光闪。

□乐乐□□,君忧忧岁歉。

□□□吴□,□□不□点。

(0)

点绛唇

见面无多,坐来百媚生馀态。后庭春在。

折取残红戴。小小兰舟,荡桨东风快。和愁载。

缠绵难解。不似罗裙带。

(0)

病暑

旱夏景延永,烈日天中央。

欻欻燎原野,中人如探汤。

病肺苦焦渴,吐舌生喉疮。

蔗浆与茗饮,未易苏膏肓。

稍惊气象变,云物来冥茫。

仰枕视檐际,浩浩浮沧江。

忽得灌顶偈,洒然心地凉。

雷公未鼓怒,风伯何猖狂。

扫荡太宇空,万影才斜阳。

俯辞楚台上,拱立齐鼎旁。

一介命蝼蚁,敢干私雨旸。

田夫信无罪,触热正驱蝗。

(0)

九日登戏马台

当时节物此山川,倦客登临独惘然。

戏马台荒年自久,射蛇公去事空传。

黄华半老清霜后,白鸟孤飞落照前。

不与兴亡城下水,稳浮渔艇入淮天。

(0)

宴清都

梦雨随春远。征衫薄、短篷犹逗寒浅。

裁芳付叶,书愁沁壁,水窗竹院。

别来被篝梅润,暗尘积、旧题纨扇。

许多时,闲了阑干,放得藓痕青满。谁念。

杜若还生,苹花又绿,不堪重□。

山程水记,茶经砚谱,共谁闲展。湖山旧曾游遍。

不怪得、近番心懒。

恰今朝、水落洲平,江上楚帆风转。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