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秋高压楚墟,碧溪晴树晚萦纡。
书声连屋闻弦诵,山色当窗列画图。
治县已闻蝗避去,解官曾有犊留无。
百年耆旧多零落,白发相看愧故吾。
天马秋高压楚墟,碧溪晴树晚萦纡。
书声连屋闻弦诵,山色当窗列画图。
治县已闻蝗避去,解官曾有犊留无。
百年耆旧多零落,白发相看愧故吾。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寄徐彦亨有怀操公琬先生(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文化气息的画面。首句“天马秋高压楚墟”以壮丽的秋景起笔,暗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天马"象征着威严与力量,"秋高"则显出季节的萧瑟,"压楚墟"则寓含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的“碧溪晴树晚萦纡”描绘了碧绿的溪流和晴朗傍晚时分树影婆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悠长的意境。"书声连屋闻弦诵"进一步渲染了学术氛围,体现出友人所在之地的书香门第,读书声此起彼伏,如同音乐般和谐。
“山色当窗列画图”一句,将窗外的山色比作一幅天然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窗外风景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接着,诗人通过“治县已闻蝗避去,解官曾有犊留无”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政绩的肯定,称赞他在为官期间能赢得百姓的爱戴,连蝗虫都避开他的治所。
最后,“百年耆旧多零落,白发相看愧故吾”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许多前辈已经离世,自己与友人相对白发,不禁生出对老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楚江一笛,甚劳劳吹我,去舟如叶。
已是汉南秋色晚,况又怀乡时节。
峭壁欹云,冷溪垂雨,不共残僧朔。
东坡去后,暗潮犹自呜咽。
携手更上层楼,黄州镜里,晴霭横孤堞。
输与西来今夜鹤,管领芦边斜月。
平野荒罾,乱峰寒烧,回首添凄切。
哀弦重奏,酒人还是轻别。
听江城落叶,又砧杵、乱哀蝉。
甚精爽销磨,香缯曳影,蕙帐凝烟。还怜。
新洲老去,误笼鹦几度唤婵娟。
漫道逢人意绪,归来费泪鸾笺。银蟾。低户照无眠。
旧恨总难捐。怅极目征程,刀环梦断,翠袖寒添。
他年。相期素约,共名山灯火伴吟编。
应是金钿愿稳,玉箫重话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