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其二》
《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人间炊黍未及熟,万事只今归欠申。

巳织青驹饯华骝,更披白帢称闲身。

遗编终不求甚解,故人但愿长相亲。

去年此日琼南岸,涨海翻天探骑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德洪在资国寺西斋与友人超然相聚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趣。

首句“人间炊黍未及熟”,以炊煮米饭未完成比喻世事纷扰,尚未了结,形象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接着“万事只今归欠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复杂与未竟,暗示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无奈与淡泊。

“巳织青驹饯华骝,更披白帢称闲身”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通过“青驹”与“华骝”的对比,以及“白帢”的穿着,展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遗编终不求甚解,故人但愿长相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知识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并不追求学问的深奥,而是希望与老朋友长久相伴,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重视情感交流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去年此日琼南岸,涨海翻天探骑尘”描绘了一年前的情景,通过“涨海翻天”这一壮阔景象,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友情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效希夷和陈北溪韵·其二

甚矣天地闭,独放一花鲜。

未论色之洁,未论香之妍。

只于冰雪中,谁占生意先。

万物心自服,敢问何能然。

(0)

代寿忠王

天眷中兴业,丁年拱庆基。

皇图开一子,宝历出三奇。

象奏前星瑞,光依太极仪。

一卮眉寿祝,敬和益公诗。

(0)

独坐看海棠二绝·其一

万翠千红各赋形,源源生意到春深。

谁开锦帐藏妖艳,应是东皇有荡心。

(0)

和李提学存耕铅山酌廉韵

先生在荷峰,此日赋泉石。

及今又重午,领客酌莲碧。

教雨落九垓,随地成廉泽。

师友系天伦,岂必同过客。

孔孟与曾颜,日月照不息。

袖香拜邹鲁,历历抚遗迹。

沂水并尼山,雩坛俨如昔。

晞发濯我缨,埃溘尽湔涤。

归来见佳吟,转觉肝胆易。

此事不得再,此日良可惜。

自怜饮食身,犹受气形役。

何当坐百原,一啸脱尘屐。

(0)

临江仙

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

清才八斗继宗风。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

已把长江成九酝,请将太白浮公。

更移春槛向房栊。有花虽解语,莫负锦薰笼。

(0)

蓦山溪.咏茶

枯林荒陌,矮树敷鲜叶。

不见雅风标,十二分、山容野色。

因何嫩茁,舞动小旗枪,梅花后,杏花前,色味香三绝。

含光隐耀,尘土埋豪杰。

试看大粗疏,争知变、寒云飞雪。

休说休说,世只两名花,芍药相,牡丹王,未尽人间舌。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