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张补阙王鍊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与张补阙王鍊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古风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

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

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

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0)
注释
朝朝:每日清晨。
春事:春天的景色。
泛泛:随意。
行舟:划船。
淮海:淮河与大海。
思无穷:思绪无限。
悠扬:悠长而美妙。
烟景:朦胧的景色。
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故人:老朋友。
高枕:高高的枕头。
轻帆:轻盈的船帆。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迥:遥远。
草色:草地的颜色。
故城:古老的城池。
裴回:徘徊, 不舍。
惆怅:伤感, 忧郁。
悬知:料想。
犹相望:仍然相互凝望。
翻译
每天早晨春意渐浓,乘舟出行渐行渐远。
思绪在淮海之间无尽飘荡,美景在悠扬烟雾中流淌。
有幸与仙子同行,又与老友重逢。
倚着高枕随流水而行,轻舟任凭远风推送。
山野寺庙的钟声回荡,古城的草色显得空旷。
在高台上送别,心中充满依恋和惆怅。
料想此刻太阳西斜,我们必定还在彼此的视线中遥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乘舟南下,途中留连不舍的愁思。开篇即以“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而去的无奈,以及随波逐流的旅程感慨。接着,“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江海时心怀无限的思想感情与迷离的自然风光。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表明诗人有幸能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同时也带有一丝超脱世俗之感。下句“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则描绘了诗人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一句中,钟声与野寺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清的情境,而“草色故城空”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古老城池的感慨。

最后,“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表达了在高台上与友人告别时共同的心情,以及即便分别,也仍旧在心中挂念着彼此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离合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秋日与克念翠岭上人游滴水岩

青骡遥忆白云乡,与客寻真路杳茫。

玉舄漫留亭上迹,金函谁发石中藏。

悬崖水滴千年薤,别涧蒲吹九节香。

便欲乘风生羽翼,醉来空自笑秦王。

(0)

送韩孟郁杨亦琳李长度北上三首·其二

且复立斯须,良遘恰难屡。

讵以骨肉亲,况乃姻娅故。

感激平生知,踟蹰空首路。

大江日夜流,浮云莽回互。

人生多所怀,区区那可慕。

愿言迅高足,直奋凌天步。

(0)

月下怀弟存诚

万里秋声度雁群,三年离梦绕归云。

何当化作天边月,夜夜清辉照见君。

(0)

江行秋兴二首·其二

烟波深处暂停桡,直上高楼挂酒瓢。

万里天风吹远碧,一江秋雨助寒潮。

狂搜断碣怀千古,醉向空山问六朝。

回首乡关云树隔,惊闻黄叶下萧萧。

(0)

飞来寺胜景古迹·其七缥翻岭

曾闻幡挂岭,万里翊王师。

金鼓仍今日,何因再竖旗。

(0)

登聚仙台

妒人风雨喜初收,千仞危台夏亦秋。

芳树远分孤屿色,丹崖晴照大江流。

欣逢谢傅登临兴,笑效卢生汗漫游。

更听玉箫吹夜月,依稀鸾鹤驻峰头。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