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
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
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
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
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独自在读书堂中研读的情景,借着微弱的青灯,他的求知欲望更加旺盛。他追求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内心的澄明,希望通过阅读消除心中的困惑,达到精神上的升华。诗人并不在意物质的贫乏,即使油膏渐减,灯火微弱,也觉得宁静而清凉。他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富贵人家红烛高照、歌舞升平生活的不屑,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中,照亮自己的道路。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生态度。
缕金连爱,串麝团香,双环臂压玲珑。
戛玉琤琤,檀槽小拨当胸。
偷呵不禁忍俊,想迷藏、笑捉屏风。
怜昨夜,触红丝宝枕,鸳睡初浓。
难得全舒皓腕,正酒边揎袖,低拂金钟。
才卷犀钩,知他人在帘栊。
抱来沈郎腰瘦,最销魂、微格丁冬。
禅又破,看万花飞也,情观先通。
荡湖烟、红窗六柱,满湖都是花气。
芳魂一缕随风引,值得此中销未。情早系。
爱生小、吴娘秪抱鸳鸯睡。珠帘近底。
有眉语些些,鞋尖叠叠,幽怨凤箫寄。
山塘路,十载青衫蕉萃。画船听雨曾记。
寻前便解相思苦,不待管弦终矣。临别意。
怕黛点、飞霜夜夜吹鹃泪。蘋波又起。
似重见春人,回身碧玉。依约好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