鸩毒来西土,斯人何久迷。
阿房三月火,函谷一丸泥;
能使心肝黑,全令面目黧。
昏昏成世界,竟认作刀圭。
鸩毒来西土,斯人何久迷。
阿房三月火,函谷一丸泥;
能使心肝黑,全令面目黧。
昏昏成世界,竟认作刀圭。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鸩毒》以鲜明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鸩毒来西土"开篇,暗示了某种邪恶或不良风气从外部侵入,使人陷入迷惑。接下来的"阿房三月火,函谷一丸泥",通过阿房宫的毁灭和函谷关的失守,暗喻国家的衰败和权力的丧失,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社会动荡的图景。
"能使心肝黑,全令面目黧"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毒害的严重性,它不仅侵蚀人的内心,使人心术不正,外表也变得丑陋。"昏昏成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整个社会被这种毒害所笼罩,人们盲目无知的状态的忧虑。最后以"竟认作刀圭"作结,讽刺人们将这种恶行视为常态,视若无睹,视若良药,揭示了深刻的道德沦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犀利,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批判精神。
至诚动天,中贯三极。堂堂南阳,继以魏国。
山岳鼎震,江河釜溢。群生失宁,乃见人杰。
大义既信,人纪复植。于晦冥中,揭以日月。
操固汉贼,敌祸宋祏。万段之磔,吾耻未涤。
不共戴履,矧肯屈膝。祁山屡却,淮陇迭出。
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观史册,二公与匹。
功虽不同,心则如一。隆兴至今,耳目尚及。
遗墨之宝,已若尺璧。造次皆忠,言犹未泐。
天维可绝,地轴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则熄。
两朝开济,万古阖辟。系此诗之,以媲庙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