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动天,中贯三极。堂堂南阳,继以魏国。
山岳鼎震,江河釜溢。群生失宁,乃见人杰。
大义既信,人纪复植。于晦冥中,揭以日月。
操固汉贼,敌祸宋祏。万段之磔,吾耻未涤。
不共戴履,矧肯屈膝。祁山屡却,淮陇迭出。
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观史册,二公与匹。
功虽不同,心则如一。隆兴至今,耳目尚及。
遗墨之宝,已若尺璧。造次皆忠,言犹未泐。
天维可绝,地轴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则熄。
两朝开济,万古阖辟。系此诗之,以媲庙柏。
至诚动天,中贯三极。堂堂南阳,继以魏国。
山岳鼎震,江河釜溢。群生失宁,乃见人杰。
大义既信,人纪复植。于晦冥中,揭以日月。
操固汉贼,敌祸宋祏。万段之磔,吾耻未涤。
不共戴履,矧肯屈膝。祁山屡却,淮陇迭出。
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观史册,二公与匹。
功虽不同,心则如一。隆兴至今,耳目尚及。
遗墨之宝,已若尺璧。造次皆忠,言犹未泐。
天维可绝,地轴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则熄。
两朝开济,万古阖辟。系此诗之,以媲庙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忠臣——张忠献(张浚)和时义诚(具体人物未详,但诗中提及其忠诚与力行)的赞美。诗中强调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忠诚,即使面临艰难险阻,如祁山战事的失利,他们始终坚持抗敌,不妥协。他们的功绩虽然各异,但内心对国家的忠诚和维护正义的决心是一致的。诗人将他们的忠诚比作日月,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照亮人心,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诗的结尾,岳珂将这两位忠臣与庙堂中的神木并列,象征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为后世楷模。
桂叶揉青作曲投,鹿蹄煮醁趁凉篘。
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
玉友黄封犹退舍,齑汤蜜汁更输筹。
野人未许传醅法,剩买双瓶过别州。
菰蒲际天青无边,只堪莲荡不堪田。
中有一溪元不远,摺作三百六十湾。
政如绿锦地衣上,玉龙盘屈于其间。
前船未转后船隔,前湾望得到不得。
及至前湾到得时,只与后湾才咫尺。
朝来已度数百萦,问知德清犹半程。
老夫乍喜棹夫闷,管有到时君莫问。
拔草不拔根,塞水不塞源。
忽然草生更水长,败却禾稼仍滔天。
老夫昔岁得淋疾,初谓一日今两年。
服药六千六百盏,望舒二十二回圆。
偶逢周郎顾,一脉擒二竖。
发药何用多,刀圭起沉痼。
向来肝肠痛如割,今来疾痛全然脱。
捉著根源尽扫除,周郎神医天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