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砖炉相对竹房开。
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碧涩中?雪,金沙二月雷。
缶罂千里走黄埃。嗟尔苍生亿万、堕颠崖。
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砖炉相对竹房开。
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碧涩中?雪,金沙二月雷。
缶罂千里走黄埃。嗟尔苍生亿万、堕颠崖。
这首元代朱晞颜的《南柯子·龙门汲雪》描绘了一幅山水隐逸的画面。首句“远脉通蛟穴”暗示了山泉的源头深邃神秘,仿佛与蛟龙洞穴相连,富有自然的奇幻色彩。次句“清泠泻翠苔”则写出泉水从青翠的苔藓间潺潺流下,声音清脆,环境幽静。
“砖炉相对竹房开”描绘了简朴的居所,砖炉与竹屋相映成趣,诗人在此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身披笼头纱帽,如置身于白云之间,显得超凡脱俗。接下来,“碧涩中?雪,金沙二月雷”运用比喻,形容泉水清澈如碧玉,二月时分仍有如雷鸣般的水声,生动展现了龙门雪水的奇特景象。
然而,尾句“缶罂千里走黄埃。嗟尔苍生亿万、堕颠崖”却陡然转为沉郁,诗人感叹这清澈的水源却被长途运输的尘土覆盖,人间众生忙碌奔波,如同陷入困境,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词在山水美景与人间疾苦的对比中,寓含了作者的人生哲思。
兰枯菊槁。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
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
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晓。
海山么凤,绿衣何处飞绕。
竹外孤袅一枝,古今解道,只有东坡老。
莫倚广平心似铁,闲把珠玑挥扫。
桃李舆台,冰霜宾客,月地还凄悄。
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
宵露珠零,溅冰花薄,凝瑞偏早。
月练轻翻,风刀碎剪,青女呈纤巧。
微丹枫缬,低摧蕉尾,不觉半池莲倒。
最好是、千林橘柚,轻黄一村封了。
佳人指冷,暗惊罗幕,一夜斜飞多少。
怕倚银屏,愁看玉砌,金菊鲜鲜晓。
伤嗟傅粉,佳期还未,何处冷沾衣透。
争知人、临鸾试罢,与梅共瘦。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
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云幕低垂不展。
矮窗明、红麟初暖。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最苦山寒日短。
但梅花、相看岁晚。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