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无垢寺》
《题无垢寺》全文
宋 / 张景脩   形式: 古风

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

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瓈软。

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

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òu
sòng / zhāngjǐngxiū

chánfángshēnhuāzhàngshēngxiǎn

qiūshānfěicuìhánchūnshuǐruǎn

xiánqiángtàidànkǒngyuǎn

rénzuòchángsōnglìngwéiyǎn

翻译
禅房深处藏花香,锡杖上爬满苔藓绿。
秋山如翡翠般清凉,春水柔滑似玻璃。
不嫌墙低遮视线,只怕前行路途长。
不知何人静坐松下,让我想起韦偃画工的风采。
注释
禅房:指修行者的居所。
深花:隐藏在深处的花朵。
锡杖:僧侣出行携带的杖。
古藓:古老的苔藓。
翡翠:碧绿宝石,形容秋山颜色翠绿。
寒:清凉。
春水:春天的流水。
玻瓈:玻璃,形容水清澈透明。
墙太低:比喻障碍小。
路不远:路程不长。
何人:未知之人。
韦偃:唐代画家,以画马著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居禅房的静谧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思念。

“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开篇两句营造出一幅幽深静谧的景象。禅房是佛教僧侣修行之处,这里被描绘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深闭的花可能指的是远离尘世的高洁,也可能是环境中自然生长的花朵。锡杖是一种常见于古老寺庙中的植物,生长在墙角或石缝,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

“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瓈软。”这两句通过对四季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界的美好。秋山之所以翡翠,是因为秋天山色的深沉而又清新;春水之所以玻瓈(一种透明如玉的形容词),是因为春水温柔而又清澈。

“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墙虽低,但并不以为忤,因为这里所追求的是心灵的安宁和超脱,而不是物质上的奢华。只是担心外界与禅房之间的距离不够远,可能会打扰到这份难得的宁静。

“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结尾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思念之情。长松下有人静坐,这让诗人想起了韦偃(唐代隐逸),通过这种对古人隐逸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通过对寺院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作者介绍

张景脩
朝代:宋

张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末知饶州浮梁县(《石林诗话》卷中)。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终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张祠部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三。今录诗二十七首。
猜你喜欢

五杂组·其二

五杂组,冠冕缨。往复还,戍卒更。不得已,困平城。

(0)

四皓

四老本英雄,来成羽翼功。

向令秦重士,未必隐山中。

(0)

逍遥歌·其十三

昔日神仙皆烧鍊,不说根由人岂见。

本是凡情枉谩劳,何年待得成九转。

(0)

逍遥咏·其五

无名踪迹故难兴,智者消详冷似冰。

廓落异端随日变,乖违法度受天惩。

机关勿使招他谤,亮直温和自举升。

好事相宗堪轨范,方言内外一般称。

(0)

逍遥咏·其十九

虚无知者少,秘默在丹田。

铅化金根树,鼎光玉液泉。

相宗难且易,绝妙理深玄。

真境犹来是,依经学昔贤。

(0)

缘识·其四十四

神仙洞府好逍遥,不似人间岁月销。

海岳高深谁可测,九重天上自相邀。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