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程洁庵五首·其四》
《赠程洁庵五首·其四》全文
元 / 李道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儒穷天理释参禅,道炼金丹法自然。

惟有琼蟾通一贯,顶门具眼法身全。

(0)
鉴赏

这首诗以“赠程洁庵五首(其四)”为题,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哲学意象和宗教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和个人修行的深刻理解。

首句“儒穷天理释参禅”,以儒家、佛教两种传统思想体系为起点,指出追求真理的道路是穷尽天理与参悟禅宗。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而佛教则侧重于内心觉悟与解脱。通过“穷”字,表达了对这两种智慧的深入探索与追求。

次句“道炼金丹法自然”,转而探讨道教的修炼之道。道教主张通过内丹修炼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实现身心灵的统一与升华。“炼金丹”象征着内在精神的净化与提升,“法自然”则是顺应宇宙法则,达到与天地万物同在的境界。

第三句“惟有琼蟾通一贯”,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真理的理解。这里将“琼蟾”比喻为超越世俗的智慧之光,它能够穿透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即“一贯”。这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能够洞察宇宙间一切现象背后的统一规律。

最后一句“顶门具眼法身全”,以佛教术语“顶门”(即头顶中央)象征心灵深处,强调通过修行达到明心见性,开启智慧之眼。这里的“法身”指的是修行者通过实践佛法而获得的内在本质,即纯净、无染的心灵状态。全句表达出通过修行,个体能够实现自我超越,达到心灵的完整与圆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探讨了个人修行与宇宙真理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道纯
朝代:元   字:元素   号:清庵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猜你喜欢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三十五

薰为含香自爇,膏因吐燄常煎。

拥肿能逃大匠,支离可尽天年。

(0)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二十二

开卷百年万里,连篇落日中原。

一任骚坛定霸,争教学海穷源。

(0)

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其二

沈香亭北醉多时,霜后依然绝代姿。

道是经秋浑不解,先春早发向阳枝。

(0)

望仙吟二首送王鍊师入关·其二

玉女芙蓉接汉京,金人高掌露华清。

茂陵松柏今零落,云里空闻卫叔卿。

(0)

送王洪阳光禄册封靖江四首·其二

馀寒马上试春衣,四月杨花扑地飞。

行过故园应怅望,荒郊无树蕨苗稀。

(0)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其二

城傍林壑远嚣尘,卜筑当年隐上真。

玉几金床三岛胜,琪花瑶草四时新。

袛疑平地探灵境,不识前身是主人。

亦有洞名争未得,可怜天隔锦江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