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
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
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
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
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别离的景象。开篇“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两句,设置了送别的情境,东门即将离开的人,夕阳映照在前方的山上,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接下来的“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贤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圣代”指的是理想中的美好时代,“沧洲”则是古人常用以寄托壮志和孤独的情感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归来的感慨。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则是描写自然景物,以此烘托出行客心中的凄凉与寂寞。夕阳西下,天边只剩一片云彩缓缓归向大海,而河流也在城市的背后潺潺流过,显得分外宁静而又孤单。
末了,“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表明诗人自己也将像落第者一样,选择隐居山林之中。嵩颍即嵩山与颍河之间的地区,这里是古代隐逸之士常居之地;“松花”则象征着诗人的清高节操和淡泊名利,而“深闭关”则是在表达一种彻底断绝尘世纷扰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的追怀,以及面对现实的孤独感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
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
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
松际风长在,泉中草不衰。
谁知茅屋里,有路向峨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