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知几早,忧因见道迟。
遥怜鲍庄子,人笑不如葵。
乐在知几早,忧因见道迟。
遥怜鲍庄子,人笑不如葵。
这首诗通过对比“乐”与“忧”的不同来源,以及对“知几早”与“见道迟”的探讨,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以“乐在知几早,忧因见道迟”开篇,指出了解事情的先机能带来快乐,而对道理认识的延迟则可能引发忧虑。这种对比强调了及时洞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接着,“遥怜鲍庄子,人笑不如葵”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鲍庄子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主题。鲍庄子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那些虽然聪明但未能及时洞察事物本质的人,他们可能会遭受他人的嘲笑,就像葵花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如其他植物那样受到赞赏一样。这里,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未能把握时机、未能预见未来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智慧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及时洞察与未来结果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飘然野客才无取,多谢君侯独见知。
竹叶樽前教驻乐,桃花纸上待君诗。
香迷蛱蝶投红烛,舞拂蒹葭倚翠帷。
明发别愁何处去,片帆天际酒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