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四》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众生烦恼乱如尘,共现如来智智身。

自笑露腮狂宝志,识公天上石麒麟。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烦恼与智慧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众生烦恼乱如尘”,以“众生”泛指芸芸众生,他们所承受的烦恼纷繁复杂,如同尘埃般无处不在,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苦难与挑战。接下来,“共现如来智智身”则转向了对智慧的探讨,认为在面对这些烦恼时,真正的智慧如同佛陀一般,能够洞察一切,引导人们超越苦难,达到心灵的解脱。这里巧妙地将佛教中的“如来”与智慧联系起来,强调了智慧对于解脱烦恼的重要性。

“自笑露腮狂宝志”一句,运用了宝志和尚的故事作为典故。宝志和尚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以其狂放不羁的性格而著称。诗人在这里自比宝志,以“露腮狂”来形容自己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时的豁达与洒脱,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处烦恼之中,但内心却能保持一种平静与自由,不被世俗所束缚。

最后一句“识公天上石麒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公”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尊敬或对话的对象,而“天上石麒麟”则是对对方智慧与品格的高度赞扬。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对方智慧的认同与敬佩,同时也暗示了双方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与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典故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烦恼与智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学修养,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访天坛赵鍊师二首·其一

寻真一到上清家,壶里仙源洞里霞。

风飏翠帘春似海,玉笙吹起碧桃花。

(0)

望湖亭四首·其三

水自空濛月自圆,冯陵万顷泛湖船。

中流莫更吹龙笛,湖上骊龙不得眠。

(0)

陆川留别吴明府二绝·其一

双铗龙泉北斗文,相携不断划中分。

何堪箾里喑呜泣,神物终须合有群。

(0)

丙午岁族叔怀灵侄禹门孙宇亮邓甥世田元夕过集

花月看江乐事浓,踏歌迤逦过山中。

鱼灯海上干霄汉,凤吹楼头弄晚风。

弹剑当歌怜皓魄,呼卢把酒问长空。

诸豪不惮厌厌饮,遥听虾蟆响未终。

(0)

寄西粤李生维明茂才乃勋臣嫡裔也

两粤峰峦障暮烟,问谁旌节驻南天。

山斋已下延徐榻,江海先回访戴船。

麟阁勋名题汉署,龙门声藉记瑶篇。

悬知匣里生颜色,夜夜楼头向斗边。

(0)

送杨河泊赴任荆州辽府仓曹

首夏沿堤柳飏丝,送君归去黯然悲。

汪洋恺泽留心印,欸乃渔歌作口碑。

珠浦云开帆度渺,荆门路绕马征迟。

长裾莫厌平台曳,何地经纶不可施。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