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挥金只买愁,晓风又别柳边楼。
莺花过眼休惆怅,再到刘郎未白头。
十载挥金只买愁,晓风又别柳边楼。
莺花过眼休惆怅,再到刘郎未白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人的《归途口占(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在外,花费无数只为换取内心的愁绪,清晨的微风吹拂着离别的柳边楼,仿佛预示着即将的分别。诗人以轻盈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离别前的景象,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也蕴含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十载挥金只买愁”,开篇即点明主题,十年的光阴,诗人不惜花费大量财富,只为换取内心的愁绪。这愁绪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间、金钱紧密相连,展现了深沉的内心世界。
“晓风又别柳边楼”,接着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离别场景。晓风轻拂,柳树依依,诗人即将离开这熟悉的地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感伤。这里的“柳边楼”既是实指,也是象征,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而“楼”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居住或停留的地方。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莺花过眼休惆怅”,诗人劝慰自己不必为眼前的离别而过于忧伤。莺啼花开,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美好景象,但在离别之际,这些美好的事物反而会让人更加感伤。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哀愁相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再到刘郎未白头”,最后一句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这里“刘郎”借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暗示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自己还未至白头,意味着还有机会再相见,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和对青春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流畅,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昔吴有悬精,兹丘据其领。
前瞻埋金竁,尚馀淬剑井。
简书畏怀异,星日发光耿。
干将不剸兕,牡鞠岂禁黾?
至今点头石,断非跃冶矿。
上机不由智,大将宁论猛?
公剖儒释绪,便从康庄聘。
词镌琬琰严,声抽辘轳哽。
掉鞅清静海,不堕生死顷。
忆昔此采游,六月佩旌冷。
山灵宝其躅,岁月尘劫永。
我生苦后时,惜此媚风景。
坐啸嗟所见,起舞顾其影。
箕尾横青天,有怀无从请。
江南小儿不识愁,新月指作白银钩。
家人见月更欢喜,卷帘唤我登高楼。
三年留滞京华里,滚滚黄尘马头起。
一番见月一番愁,归心夜逐东流水。
在家不厌贱与贫,出门满眼多故人。
谁念天涯远游客,只有新月能相亲。
嵩岳云峰近,高居水竹幽。
筑堂依别墅,甃石带芳沟。
翠荇含风弱,红蕖著雨柔。
菱歌花外发,兰桨月中游。
卷幔红云乱,开尊碧露浮。
使君曾弭节,持斧照南州。
绿野池台暮,平泉草树秋。
吾宗多秀发,公子独清修。
屡接何蕃武,长怀贾谊忧。
拾萤供夜读,走马散春愁。
朋友频相过,琴觞每唱酬。
籍通青琐贵,文擅省闱优。
归思劳清梦,高情忆故丘。
卜邻端有约,岁晚共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