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四》
《金缕曲·其四》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掷笔千花放。觉差强、杜陵野老,白头唫望。

毕竟友人无上寿,几个修罗身量。

累吾辈替他悲怅。

三十年华尘与土,算难将、两字才名葬。

风月夜,古魂荡。还君位业琼楼上。

劝从今鬓丝珍重,莫添愁况。

一种悲秋兼病雨,怕是神仙通恙。

天尽处白杨如巷。

卖履分香都气尽,便英雄、也到西陵帐。

秋坟句,听来响。

(0)
鉴赏

这首词以掷笔起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杜陵野老"暗指诗人自己,白头期盼,感叹友人寿命短暂,如同修罗般艰辛。词中提到"三十年华尘与土",感叹才华未能长久留存,即使有"两字才名",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

"风月夜,古魂荡"描绘了凄清的夜晚,似乎连古人的灵魂都在飘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下来,词人劝告友人要珍惜眼前,不要让忧愁增添,因为"一种悲秋兼病雨",连神仙也可能患病。"天尽处白杨如巷"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死亡的主题,暗示友人的命运可能如同那在秋风中摇曳的白杨,最终走向西陵的墓地。

结尾处,"秋坟句,听来响"引用了有关秋坟的诗句,声音回荡,既是对友人离世的哀悼,也是对自己命运的共鸣,充满了深深的哀思和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词作风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荣国公姚广孝·其二

三年胜负白沟河,直捣南都不议和。

到处机宜参李泌,常时主守倚萧何。

江山王气收龙虎,日夜军声乱鸭鹅。

垂老功成身入定,未须治第赐宫娥。

(0)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其八灵湫

灵湫不受污,深浅何足计。

小憩松竹鸣,萧萧山雨至。

(0)

送刘伯常淮东都事

久客倦游甚,思归劳寸心。

之子复南迈,欲别惜光阴。

萧条楚山远,渺瀰淮水深。

梦中不可到,何用解愁襟。

(0)

城门开

言路开,城门塞,城门不塞言路塞,靖康内禅亦可哀。

城门言路已并开,二帝北狩何时回?

(0)

天台赤城歌寄孙大

赤城黄海天下奇,我昔探奇入云海。

天台山高一万丈,结雾蒙云住仙宰。

奔车覆舟何不闲,数载岂复窥青山。

丈夫事业百无就,筋力苦瘁登临间。

山中之人薜萝绕,尘面看山亦徒扰。

奔猿立鹤噪岂休,笑我饥驱发蓬葆。

黄尘入骨体不轻,手扶赤藤上赤京。

崖穷壑转忽相失,侧耳已听鸣泉清。

尘寰下士禽子夏,五岳游期迫衰谢。

我留绿发不敢迟,急复料理居山资。

人生何为南北驰,忧患亦苦无穷时。

岩栖谷汲谁赏心,素抱幸有雍门琴。

不然云山苍苍万条路,更挂飞瓢觅君去。

吟肩拍处我欲狂,君亦寻君遂初赋。

(0)

塞上曲·其三

龙争虎斗海波翻,燕息干戈只一言。

曹操小儿何足数,敢将轻骑猎中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