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多不识愁来路。整日空凝伫。帘前双燕报春残。
罗袖轻寒还去、倚阑干。花枝不记东风怨。
新绿生庭院。个人窗下暗魂惊。
除问婵娟何处、得分明。
愁多不识愁来路。整日空凝伫。帘前双燕报春残。
罗袖轻寒还去、倚阑干。花枝不记东风怨。
新绿生庭院。个人窗下暗魂惊。
除问婵娟何处、得分明。
这首清代苏穆的《虞美人》描绘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绪。"愁多不识愁来路"直接表达了愁绪之深重,以至于连源头都难以察觉,反映出词人心境的迷茫。"整日空凝伫"则写出词人整日沉浸在愁绪中,只能徒然站立,无处排遣。
"帘前双燕报春残"借景抒情,春天将逝,燕子归来却带来更多的离别之感,加重了词人的哀愁。"罗袖轻寒还去、倚阑干"通过动作细节,描绘出词人独自倚靠栏杆,感受着微寒,更显孤独与落寞。
下片转向对花枝的描绘,"花枝不记东风怨"暗示花儿尚不知春去,而人已感知,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新绿生庭院"则以生机勃勃的绿色反衬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个人窗下暗魂惊。除问婵娟何处、得分明",词人将内心的惊悸和疑问寄托于月宫中的嫦娥,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答案,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困惑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词人愁苦而又执着的情感世界。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
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
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