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雁送邓宗周宪副》
《题雁送邓宗周宪副》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黄芦??鸣秋雨,北雁南征度江渚。

群分旅逐各有情,侧晲回看似相语。

啄者自啄飞者飞,忽然长叫入斜晖。

片时残梦断还续,千里关山归未归。

谁令岁序多反覆,转使道途成骨肉。

水有菰莼原有粟,犹胜鹪鹩一枝足。

我家旧在湘江东,十年秖住京尘中。

送君无限思乡意,昨夜南楼闻朔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雨中雁群南迁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首句“黄芦??鸣秋雨”以黄芦和秋雨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而肃杀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接着,“北雁南征度江渚”点明了雁群的迁徙方向,它们跨越江河,穿越未知的旅途,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追求。

“群分旅逐各有情,侧晲回看似相语”两句,通过雁群之间的互动,表达了彼此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即使在迁徙途中,也保持着相互间的关怀与理解。接下来,“啄者自啄飞者飞,忽然长叫入斜晖”描绘了雁群中的个体行为,既有独立的觅食,也有集体的飞翔,展现了生命多样性的美好。

“片时残梦断还续,千里关山归未归”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雁群的观察之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梦境短暂,但对故乡的思念却如影随形,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一份对家的牵挂。

“谁令岁序多反覆,转使道途成骨肉”一句,借雁群的迁徙,探讨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世的变迁,指出即使是远隔千里的亲人,也会因为命运的安排而变得如同骨肉一般亲近。最后,“水有菰莼原有粟,犹胜鹪鹩一枝足”以自然界的景象作比,强调了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总能找到满足之处,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雁群的迁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一丛花.咏白丁香同远公天石和原白韵

一枝低亚晚妆台,吸露沁兰胎。

李花柳絮都难似,染梨云、一色新裁。

白粉墙边,水明楼上,动窃玉情怀。

累累银粟费安排,争趁月中开。

曾经打就心头结,相看处、脉脉疑猜。

记得重门,和他小摘,此事十年来。

(0)

千秋岁.咏纸鸢二首·其二

摩空决起,此事偶然耳。材最小,风偏利。

轻狂应有恨,浩荡凭谁致。

须记取,青春牢把长绳繫。

已自飞腾遂,也算云霄器。莫浪语,休私喜。

送来天上便,望向城头悸。

真险著,老夫只合街头睡。

(0)

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

香红暖翠风吹散。依旧在、心头嵌满。

恰残梦懵腾,墙围青粉谁家馆。正隔水、飘歌板。

柳丝楼,梨花苑。雨濛濛、画船归晚。

剩荠菜连天,檀心娇煞无人管。黄了春城一半。

(0)

定风波.齐世家为阎牛叟赋

华阀由来数济阳。国风从古说齐姜。

轻唤红闺名更好。仙窈。盈盈林下是闺房。

记得诗人佳号否。牛叟。果然织女配牛郎。

门内双丁尤异事。姊妹。刘家还有第三娘。

(0)

青杏儿.本意

六尺小帘漪。交网外、杏子累累。

流光暗换无人觉,才看绿绽,俄惊茜透,忽讶黄垂。

回首忆芳菲。记二月、花正开时。

匀圆拟把筠篮摘,怪他墙上,谁家飏过,红画竿儿。

(0)

朝玉阶.冬日过惠山下一梅亭

曲径斜桥涧影迤。空山亭子好,趁闲过。

小轩飐水似残荷。石栏经雨涩,遍青莎。

短墙丛竹受风多。一声渔磬杳,湿烟蓑。

黄梅著色斗新鹅。折来堪作供,佛头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